
专题17 坐标图像题
考点01 pH变化曲线
考点02 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变化曲线
考点03 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变化曲线
考点04 溶解度曲线
考点05 坐标曲线综合考查
考点01 pH变化曲线
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NaOH的性质。
实验1∶在盛有NaOH固体的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实验2∶取长期放置后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加入BaCl2固体,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实验3∶向一定体积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3所示。
已知∶BaCl2易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证明NaOH固体能吸收CO2和H2O而变质
B.图-2中ab段pH下降证明NaOH能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
C.图-3中向c点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D.图-3中d点所得溶液中Na+的个数小于Cl-的个数
【答案】D
【详解】A、在盛有NaOH固体的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水蒸气含量逐渐减少,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发生变质,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长期放置的NaOH固体可能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取长期放置后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加入固体,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2中ab段pH下降,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体积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c点对应溶液的pH=7,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体积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d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则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氢,则d点所得溶液中的个数小于的个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湖南省)用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