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原子的表示方法,掌握有关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相关计算。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
原子
2.质量数
(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表示。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1 原子的质量数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举例说明。
提示 不一定。如S的质量数为32,而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两者数值上相近但不相等。
3.原子的表示方法
结论: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1.判断正误
(1)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中子不带电( )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
(3)微粒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4)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
答案 (1)× (2)√ (3)× (4)√
2.(2025·哈尔滨高一期末)考古学常用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
A.6 B.8 C.14 D.20
答案 B
解析 由原子符号可知,质量数是14,核内质子数是6,核内中子数是14-6=8,故选B。
3.(2025·河北沧州高一期末)下列微粒中,中子数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中子数为10,中子数为9,A错误;中子数为10,中子数为6,B错误;中子数都是12,C正确;中子数为13,中子数为12,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