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多个视频只播放第一个文件,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复习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装置特点,初步形成评价、选择装置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IPAD云课堂技术的应用,认识新技术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支持与变革;体会科学家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在学期教学的层面上,本节实验活动课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之后,学生第二次完成此类活动。相比第一次气体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的照方抓药,学生具有实验操作经验,可以进行有更大开放度的探究实验活动。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第7页和第115页出现了两套不同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学生对化学装置的认识仍处于标准化的、静止的水平,自然而然地对不同装置的作用及如何选择的问题产生了疑惑,这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的发展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装置的特点会有切身的感受,感受到装置选择的方法,并产生优化装置的冲动。这就需要本节课展示多种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将学生潜意识中的冲动化作有梯次的学习认识活动。
3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难点:通过实验活动,感受装置特点,初步形成评价、选择装置的策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阐明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复习二氧化碳制取性质知识,学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装置
活动2【活动】温故知新
提问:二氧化碳制取、性质知识
学生需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验满的相关知识 ,预测现象并作出解释,完成实验准备
活动3【活动】实践操作
布置任务1:完成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指导与记录:巡视学生小组实验的完成情况;给予指导;拍摄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问题等;采集生成性的课堂资源;记录实验报告书写结果等
学生需选择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可查阅操作提示,可与教师交流实验中产生的问题
活动4【活动】分享交流
评价:实验报告书写的结果
展示照片:学生选择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等
提问:大家为什么不选择试管做发生装置?
展示照片:使用试管的小组顺利完成实验的过程
提问:试管、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组成的装置有什么优点又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需完善实验报告
了解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回答:试管容积小,产生的气体可能不足以完成实验
回答:试管装置操作简单,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能多次添加液体药品,制备大量气体,但药品比较浪费;使用长颈漏斗时气体排出不畅导致液体沿长颈上升;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速度比较慢
活动5【讲授】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