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3.知道生铁和钢等常见的合金。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素养目标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其性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合金。
教学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航空母舰,制造航空母舰时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如铁、铜和铝等)。你了解这些金属材料吗?
二、推进新课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过渡]航空母舰建造时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同样离不开金属材料,根据生活经验,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呢?
[投影展示]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
[讨论交流]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共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①金属的共性: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等。
②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过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表8-1,并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的“思考与讨论”。
[归纳总结]①铁的硬度比铝大。
②银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少,价格昂贵,故一般不用银制电线而用铜。
③钨的熔点高(3414 ℃),而锡在不到300 ℃时就会熔化,而且钨的电阻率大,发光能力强,能使灯泡更亮;如果用锡制灯丝,则灯丝易断。
④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镀在铁制品表面既美观,又能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如果镀金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长时间使用后金磨损脱落,铁又会生锈进而缩短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归纳总结]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除此之外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思考]制作硬币的金属需要具备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