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八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
(内蒙古卷)
试卷总评
试题评析
万众瞩目的“八省联考”落幕,内蒙古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式(八省联考)化学试题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素养立意、育人导向,坚守科学、原创、公平和规范。在试卷结构、形式、难度、知识点的覆盖面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试题的呈现方式有所变化,强化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考查,深化了学科价值培育,发挥了导向作用。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一、紧扣教材,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学习基础,紧扣教材,注重围绕化学学科主干内容和必备知识,全面考查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试题充分考虑具体学情教情,从知识的复杂性、设问的层次性、思维的逻辑性等因素着手,科学调控难度,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顺利作答,既保证试卷的区分度,又关注考生的临场感受。选择题难度不大,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
例如,选择题第1题至第15题,分别考查了化学与资源、化学基本用语、化学生产与生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实验中试剂或方法选用、高分子化合物、元素推断、晶胞结构分析、工艺流程、电化学综合应用、反应机理、络合滴定、离子曲线等必备知识。如:第1题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的分析和利用,第2题化学用语或表述正误判断,第4题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原理,第5题别出心裁用碳元素转化关系来分析NA,第7题实验中试剂或方法选用等。试题立足基础,凸显了学科必备知识在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利于引导教学重视基础知识。
二、注重情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题中素材或来自工业生产实践、或源于考生生活经历,引导考生关注材料、环境、能源、生命等与化学密切相关领域的发展,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联系紧密,精选真实、有意义、体现化学学科价值的生产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将高考“核心功能”要求融入具体试题中,在考查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同时,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情境创设更为简洁,开合有度,通过考查蕴含其中的化学原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情境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情景复杂性,旨在测评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水平,助力高校人才选拔。
例如,第3题化学革新催化体育发展,科技赋能铸就赛场荣光;第5题借助碳元素转化关系情景分析阿伏加德罗常数;第6题地沟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第11、12题分别为回收锂离子电池工艺的流程和电解回收工艺的原理;第16题氟化法从含钛电炉渣中制备TiO2的工艺流程;第17题用废铜屑制备硫酸四氨合铜;第18题分解H2S制备S2同时获取H2的新方法;第19题合成抗癌药物贝组替凡的中间体。这些试题具备多重功能与价值,既能很好地测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