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湖南省2014年新宁会议-说课稿《认识金属钠》(邵阳)

章节:必修1-2-1钠及其化合物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认识金属钠》

邵阳市一中   刘静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也渗透了学生在第一、二章里所学的知识,如物质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的研究获取方法,将是学生在后续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的内容将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可由金属元素周期表,推测钠为活泼金属,但其活泼性的表现以及原因并未涉及。学生还不善于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去帮助认识、理解物质的性质。在实验操作方面,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化学实验有这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开展实验较少,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

分析相关反应

②通过钠关性质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慢慢

学会如何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及装置设计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中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发现化学学科

之美。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Na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以分组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为主线,结合引导分析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以“情景设疑 → 实验观察 →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为线索来展开教学。

【新课引入,创设情景】播放一场火灾现场的报到视频,在提及“经严格排查证明现场燃烧物为金属钠”时,暂停播放。

【情景设疑1】在如此紧张危急的火灾现场,如果你是救火指挥官,该如何组织灭火?

【老师引导】只有掌握钠的性质,才能高效、科学的完成这场灭火战。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实现学化学,用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实验探究】学生小组实验,完成实验3-1。认识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切割面颜色变暗引出钠与氧气的反应。

4Na + O2===2Na2O(白)

【情景设疑2】在火灾现场,钠的燃烧是否就发生了该反应呢?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3-2,钠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观察实验现象:钠块熔化,剧烈燃烧,黄色火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