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12 溶液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考点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1.(2025·云南省)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答案】D
【详解】A、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白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泥水中含有不溶性的泥土颗粒,这些颗粒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属于悬浊液,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土
【答案】A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
【详解】A、蔗糖:蔗糖可溶于水,形成透明均一溶液,选项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静置分层。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静置分层。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静置沉淀。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干燥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
将两者相互刻画,观察划痕
D
探究固体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将固体加入水中,搅拌,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稀硫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C、将两者相互刻画,观察划痕,纯铜片上划痕较多,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的硬度大,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通过测量溶解前后温度变化,可探究其能量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湖南省)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
【答案】A
【详解】A.溶液是溶质均匀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若物质不溶于水,则会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而非溶液,豆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分层形成乳浊液,无法形成溶液,故A正确;
B.白醋含醋酸,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B错误;
C.味精(谷氨酸钠)是可溶性盐类,能完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白糖(蔗糖)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