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问题导引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时要从“两易”“两等”和“两查”入手:
1.离子反应一定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吗?
提示 不一定。CO2与NaOH反应的离子反应中CO2是非电解质,CO2并不是以离子形式参加反应的。
2.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把CaCO3拆写成Ca2+和CO32-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为离子。
探究二离子共存的判断
问题导引
查阅教材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探究以下问题:
1.思考: CO32-与H+(足量)、Ca2+、Na+、K+、OH-、N中哪些离子能发生化学反应?试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CO32-能与H+和Ca2+发生反应: CO32-+2H+===CO2↑+H2O, CO32-+Ca2+===CaCO3↓。
2.溶解性表中离子间互相结合生成的微溶性物质有哪些?
提示 Ca(OH)2、CaSO4、Ag2SO4、MgCO3。
【重点突破】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拆分原则
(1)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
(2)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石灰乳则写化学式。
(3)氨水作反应物写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号)。
(4)固体之间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浓硫酸与固体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5)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 CO32-。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2Fe+6H+===2Fe3++3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而HSO4-在水溶液中通常应写成SO42-和H+。
(3)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
(4)看质量及电荷是否守恒。
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Fe2++Cl2===Fe3++2Cl-,而应写成2Fe2++Cl2===2Fe3++2Cl-。
(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 SO42-+Ba2+===BaSO4↓+H2O,应写成2H++2OH-+ SO42-+Ba2+===BaSO4↓+2H2O。
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三种情况
(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性的盐:Ca2+与CO32-,Ba2+与CO32-、SO42-,Ag+与Cl-等。
②生成难溶性的碱:OH-与Cu2+、Fe2+、Fe3+、Mg2+等。
(2)生成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H+与CO32-、HCO3-等。
(3)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H+与OH-等。
4.离子共存问题中易忽视的三类隐含条件
(1)“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
Cu2+ Fe3+ Fe2+ MnO4-
| | | |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
(2)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酸性”的不同描述:
①酸性溶液;
②pH<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3)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碱性”的不同描述:
①碱性溶液;
②pH>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
④使酚酞变红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