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单元六 综合与应用
高考特训14 化学反应原理小综合 化学反应机理
1. (2024·常州期末)固载Ru基催化剂催化反应CO2(g)+H2(g)===HCOOH(g)是实现CO2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将一定比例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到大量CO,其选择性高达90%以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HCOOH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O2·cH2(cHCOOH)
C. 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
D. 该反应可能经历了以下过程:①CO2+H2===CO+H2O、②CO+H2O===HCOOH,且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
【解析】 HCOOH可以继续被氧化为CO2,分子中含有—COOH,故其既有还原性,又有酸性,A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均可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B正确;由CO2(g)+H2(g)===HCOOH(g)知,每消耗1 mol H2,转移2 mol 电子,则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C正确;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到大量CO,其选择性高达90%以上,说明反应②的速率较慢,故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①,D错误。
2. (2024·苏锡常镇一模)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 该反应的ΔS>0
B.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SO2·cO2(cSO3)
C. 反应中每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2×6.02×1023
D. 温度不变,提高c起始(O2)或增大反应压强,均能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
【解析】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则ΔS<0,A错误;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2SO2·cO2(c2SO3),B错误;每消耗1 mol氧气时,转移4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约为4×6.02×1023,C错误。
3. (2024·南京、盐城一模)反应CH4(g)+2NO2(g)CO2(g)+N2(g)+2H2O(g)可用于尾气脱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该反应的ΔS<0
B.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移除部分H2O(g),正反应速率增大
C. 提高n(NO2)∶n(CH4)的比例,可增大NO2的平衡转化率
D. 该反应每消耗1 mol N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则ΔS>0,A错误;H2O(g)是生成物,在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移除部分H2O(g)的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而正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若提高n(NO2)∶n(CH4)的比例,相当于n(CH4)不变、增大n(NO2),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N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误。
4. (2024·南通一模)反应2C2H4(g)+6NO(g)+3O2(g)===4CO2(g)+4H2O(g)+3N2(g)可用于去除氮氧化物,Cu+催化该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反应过程中,Cu+参与反应,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2C2H4·c6NO·c3O2(c4CO2·c3N2)
C.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nNO(nO2),NO的平衡转化率下降
D. 步骤Ⅲ中每消耗1 mol Cu+(NO2),转移电子数目约为4×6.02×1023
【解析】 Cu+是反应的催化剂,对反应的焓变无影响,A错误;水为气态,应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B错误;增大()()nNO(nO2),N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C错误;步骤Ⅲ中N元素化合价由+4下降到0,则步骤Ⅲ中每消耗1 mol Cu+(NO2),转移电子数目约为4×6.02×1023,D正确。
5. (2024·无锡期末)电催化是利用催化剂电极进行电解以实现物质转变的前沿方法。使用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将CO2转化为CO的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该催化过程在电解池的阳极进行
B. 该催化过程CO2发生了氧化反应
C. 甲、乙中的C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同
D. 催化剂原子吸附CO2中带负电的部分
【解析】 CO2转变为CO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电子,故该过程在电解池的阴极进行,A错误;该催化过程中,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O2发生了还原反应,B错误;CO2分子中的C原子采取sp杂化,CO2分子得一个电子后,C原子的杂化方式改变,则甲、乙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同,C正确;催化剂吸附CO2中的C原子,CO2分子中的C原子带正电荷,故催化剂原子吸附CO2中带正电的部分,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