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2021-2025)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教师版word文档可编辑

分类:高考真题汇编 日期: 适用省份:通用版

123化学网

(2025·湖北卷)下列描述不能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是

A.室温下与碳不发生反应,高温下可生成和

B.室温下苯与溴不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生成大量溴苯

C.通常含硒的化合物有毒性,但微量硒元素有益健康

D.某些镇痛类生物碱可用于医疗,但滥用会危害健康

【答案】B

【解析】A. 高温下SiO2与碳发生反应生成Si和CO,A正确;

B.苯的溴代反应需催化剂,仅升温无法生成溴苯,B错误;

C.硒化合物(如硒化氢)多数有毒,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摄入有益健康,过量则有害,C正确;

D.镇痛类生物碱的双重作用描述正确,例如吗啡等生物碱可用于镇痛治疗,但滥用会导致成瘾和健康危害,D正确;

故选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贡献卓著。黑火药(主要成分:、S和C)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将合成氨法与氨碱法联合,突破了国外制碱技术封锁。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采用有机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徐光宪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提取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屠呦呦等采用低温、乙醚冷浸提取的青蒿素(,含)在治疗疟疾中起到重要作用。闵恩泽研制新型催化剂解决了重油裂解难题。

5.(2025·江苏卷)下列物质组成或性质与分离提纯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蛋白质能水解,可用饱和溶液提纯蛋白质

B.乙醚与青蒿素组成元素相同,可用乙醚提取青蒿素

C.难溶于水、比水易溶解,可用萃取碘水中的

D.不同的烃密度不同,可通过分馏从石油中获得汽油、柴油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在饱和溶液中会发生盐析,故可用饱和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与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无关,A错误;

B.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较大,故可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与二者的组成元素无关,B错误;

C.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与水不互溶,故可用萃取碘水中的,C正确;

D.不同烃的沸点不同,故可用分馏法从石油中获得汽油、柴油,与烃的密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6.(2023·山东卷)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稀盐酸:配制溶液

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以抑制Al3+水解,A不合题意;

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时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B不合题意;

C.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反应原理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C不合题意;

D.苯的磺化是苯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苯磺酸的反应,故不需要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3·浙江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A

【解析】A.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故选:A。

8.(2023·湖北卷)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答案】D

【解析】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不符合题意;

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不符合题意;

D.Li、Na、K均为第Ⅰ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23化学网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