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卷01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生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生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获得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CH4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化合物 D.无机物
【答案】C
【详解】甲烷(CH4)是由碳、氢两种组成的化合物,多数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CH4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答案选C。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溶液 B.溶液 C.溶液 D.胶体
【答案】D
【分析】分散系为混合物,且要符合相关微粒大小
【详解】A.蔗糖是溶液,其微粒小于1纳米,不符合胶体特性,故A错误;
B.硫酸是溶液,其微粒小于1纳米,不符合胶体特性,故B错误;
C.氯化钾是溶液,其微粒小于1纳米,不符合胶体特性,故C错误;
D.氢氧化铁胶体的微粒介于1至100纳米,符合胶体特性,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A.Na B.Al C.Fe D.Ag
【答案】C
【详解】A.通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Na,A错误;
B.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Al,B错误;
C.通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Fe,C正确;
D.通常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金属Ag,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铜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熔融氯化钠
【答案】B
【详解】A.金属铜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故A错误;
B.氯化钠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B正确;
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故C错误;
D.熔融NaCl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中镁离子和氯离子间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
B.H2O中H与O原子只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中N和H之间只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Cl2中只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
B.为,不含官能团,B错误;
C.为,含有碳溴键,C错误;
D.含有羧基,D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钾(K) B.钠() C.锂() D.氢(H)
【答案】A
【详解】H、Li、Na、K为同一主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最多,故其原子半径最大,故答案选A。
8.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官能团是羟基
C.结构简式为 D.原子之间通过单键相互结合
【答案】C
【详解】A.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由三种元素组成,A项正确;
B.乙醇官能团是羟基,B项正确;
C.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C项错误;
D.由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原子之间通过单键相互结合,D项正确。
故选C。
9.下列化合物中,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5H12,、、分子式分别为 ,分子式为C5H12,且两者结构不同,故选D。
10.“东方超环”钨铜偏滤器利用了钨熔点高、耐高温的性质。钨(W)有五种稳定的核素。下列关于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4 B.中子数为112 C.质量数为186 D.核外电子数为260
【答案】D
【详解】的质子数为74,质量数为186,中子数为186-74=11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74,故D不正确;
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