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多个视频只播放第一个文件,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逐步引导。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教学中应突出实验,让学生有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氧气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展示一瓶氧气,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并让学生示范操作。
设计意图: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温故知新。
〖新课学习〗
活动一、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现象,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对比实验:(1)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上方;(2)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分别观察现象,分析实验。
实验:用试管装满氧气倒插在装有水的烧杯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逐步学会理性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