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2.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以及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科学的结论。
素养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而有些金属常温下就能被氧化,这说明金属活动性有强有弱,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二、推进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金属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得出了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两种金属都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那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强弱呢?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讲解]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它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
[演示实验]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铜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
[归纳总结]①实验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