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4.知道蛋白质、糖类在人体内的转化。
5.学会合理用药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2.通过讨论、查阅资料了解营养物质的功能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素养目标
1.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形成均衡膳食的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蛋白质、糖类在人体内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但经常吃菠菜会引起体内缺钙、缺锌,从而引起食欲不振,儿童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手足抽搐和软骨症。这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食物中的钙、锌能与草酸结合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人体中钙、锌的流失。由此可见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推进新课
1.人体中的元素
[提出问题]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锌指的是什么?
[归纳总结]钙、铁、锌指的是元素。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人体也是物质,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讨论交流]①人体中的元素从量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两类?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②元素在人体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归纳总结]①人体中的元素从量的角度可以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标准: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②人体中的氧、碳、氢、氮元素主要以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酸等有机化合物和水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体液中。
[讲解]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碳酸盐等属于无机化合物。
[提出问题]由教材第94页图11-1可知,人体的全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46%,可谓是“微不足道”,真是如此吗?
[归纳总结]人体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过渡]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为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阅读教材第95~96页表11-1。
[讨论交流]人体必需的元素是否摄入越多越好?
[归纳总结]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另外,人体如果摄入某些元素,如汞(Hg)、铅(Pb)、镉(Cd)等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2.合理膳食
[投影展示]丰富多彩的食物。
[讲解]从化学的角度看,图片中的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六类营养物质。
[过渡]人感到饥饿时,首先会想到吃饭,原因是食物中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提出问题]①淀粉在人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糖类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