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能源的分类。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化学对新材料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认识化学对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充分考虑资源供给与环境承载能力,维护良好生态,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材料的种类;纤维的鉴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航天科技中应用了多种能源与材料。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采用了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返回舱外层采用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学与能源和材料的有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
1.化学与能源利用
[过渡]回顾第七单元关于化石能源的利用及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提出问题]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可通过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归纳总结]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如电能、石油制品等)。
②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2.化学与材料开发
[过渡]将石油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裂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就可以再把它们转化为多种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
[提出问题]什么是高分子材料?它分为哪几类?
[归纳总结]①定义:高分子材料是由大量小分子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链状或网状结构。
②分类
a.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天然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等)。
[过渡]阅读教材第106页表11-2,了解常见合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的关系。
[归纳总结]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相比,合成材料在某些方面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而且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产量稳定。
[讲解]合成材料是对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重要补充,使人类结束了严重依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历史,能够自主设计并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更好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提出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进行了哪些改进措施?
[归纳总结]①不断改进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②将几种材料复合起来,综合各组分性能的优点,形成复合材料。
③开发大量具有光、电、磁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提出问题]购买衣服时,你是如何判断面料的种类的?应该如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