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十)化学平衡的应用(合成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十)化学平衡的应用(合成氨)1.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B.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九)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九)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八)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八)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1.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I:所示装置可制备氨气 B.实验II: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 C.实验III:制取并观察 沉淀 D.实验IV:吸收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氨并验证其碱性,收集干燥的氨并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用浓氨水制取氨时,可用装置①完成 B.用酚酞水溶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七)浓硫酸的性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七)浓硫酸的性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 等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C. 把足量铜粉投入含2 mol 的浓硫酸中,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质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六)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六)二氧化硫的漂白性1.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2.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 紫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实验室制备 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HCl作还原剂, 作氧化剂B.每生成 ,转移2mol电子C.每消耗 ,有 被氧化D.利用该反应制备的 粗产品中,除含有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气体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烧瓶内的试剂是 B.裝置B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C.实验结束后,振荡D会观察到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四)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制备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四)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制备1.下列有关化学现象和化学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沸点高,所以四氯化碳可用于灭火B.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时,由阴极区红色加深可知Fe(OH)3胶体带正电荷C.鉴定FeCl3溶液中含有FeCl2可以滴加酸性KMnO4溶液,若褪色,则证明有FeCl2D.1mol H3PO3最多可与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因此Na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研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研究1.下列有关 与 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质量的 和 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产生的 气体体积大B.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比 大C.可用 溶液鉴别 和 溶液 D. 固体中含少量 ,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2.下列关于 和 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 粉末中混入的 杂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B. 和 两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二)金属钠性质的研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二)金属钠性质的研究1.下列有关金属的化学常识错误的是( )A.铁、锰、铬以及他们的合金称为黑色金属材料B.炼铁需要用到石灰石C.钠与水反应、镁与热水反应、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均可生成碱和氢气D.可溶性铜盐有毒,但在生命体中,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2.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
-
【练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延伸(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室需要 溶液,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_____。(2)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填操作序号)。 (3)称取NaOH固体时,所需砝码的质量为___________(填写字母)
-
【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
【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
-
【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
【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讲座PPT课件】高考化工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复习备考策略81张PPT
-
【口袋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共14个专题汇总下载
【口袋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共14个专题汇总下载【口袋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共14各专题汇总下载【口袋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共14各专题汇总下载
-
【口袋书】专题01 化学与传统文化及STSE-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1 化学与传统文化及STSE一、化学与环境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与雾霾(1)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
-
【口袋书】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一、物质的组成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的存
-
【口袋书】专题03 化学计量-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3 化学计量一、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含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2)单位: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3)国际上规定: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与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2.阿伏加德罗常数
-
【口袋书】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注意: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3.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的“三步曲”第一步:依据题意分析概念:“升
-
【口袋书】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AZX)原子核质子Z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Z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微粒之间的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阳离子
-
【口袋书】专题06 化学能与热能 电化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一、化学能与热能(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1.反应热(焓变)(1)概念: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ΔH。单位:kJ·mol-1或kJ/mol。(2)表示方法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3)对于反应热和焓变的理解,应抓住概念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的多为理想状态,即反应热等同于焓变,根据常见题目设置,常见的易错易误点有以下几点:1)误认为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吸热反应必须加
-
【口袋书】专题07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7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1)根据图表中数据和定义计算:v(X)=X的浓度变化量mol·L-1时间的变化量s或min或h,即v(X)=|Δc|Δt=|Δn|V·Δt,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容器或溶液的体积,不能忽视容器或溶液的体积V,盲目地把Δn当作Δc代入公式进行计算。(2)根据化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