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20 乙醇的性质实验

章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专题20    乙醇的性质实验

【教材实验梳理】

1.与金属反应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将钠投入煤油、乙醇、水中的实验现象比较: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

①密度:水>钠>煤油、乙醇。

②反应剧烈程度: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可推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对较活泼,而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相对不活泼。

说明:(1)其他活泼金属,如钾、镁、铝等也能把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如2CH3CH2OH+Mg→(CH3CH2O)2Mg+H2↑。

(2)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能被取代,但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H+。

(3)1molCH3CH2OH与足量Na反应,产生0.5molH2,说明Na只能与羟基中的氢原子反应而不能与烃基中的氢原子反应。

2.乙醇的消去反应

(1)实验原理CH3CH2OH CH2=CH2↑+H2O

(2)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

①将浓硫酸和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冷却后加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

②加热混合液,迅速升温并稳定在170℃,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

(4)实验现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5)实验结论

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6)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液的配制:在烧杯中先加入5mL95%的乙醇,然后滴加15mL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在该反应中,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