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湖南省2014年新宁会议-《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祁阳一中 伍浩)(永州)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永州市祁阳一中     伍浩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标分析:

 “金属与水反应”相关内容的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①“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镁、铁、铜等金属的主要性质。”——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②“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

课标解读 课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侧重从生活经验、实验角度出发研究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以下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深和提高。是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课,既能为必修1前两章实验、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理论知识补充感性材料,又可以为必修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方法。

2、教材处理

本节课按照教材的内容通常分3课时完成:

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第2课时:铁与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这样划分的弊端是:钠与水、铁与水的反应就会割裂在两课时完成,导致它们间的横向对比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打破常规,将金属与水的反应作为第1课时,通过对比钠与水、镁与水、铁与水的反应,揭示金属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归纳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条件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等基本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实验探究能力较差。

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体验实验探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钠、镁、铁分别与水反应的实质,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与水反应的对比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口头表达等多元智能,同时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反应条件的控制是研究化学反应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体会细心的观察是得出正确科学结论的关键前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钠是活泼金属的代表,镁、铁是较活泼金属的代表,因此钠、镁、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虽然整节课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体验了实验探究基本思路和方法,但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依据学生的思维特性,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引导探究、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探究。 

2、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最终达到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和“乐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