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小题限时集训专题卷02 化学与传统文化(原卷版)

章节:高中化学成套资料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练习】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小题限时集训专题卷02  化学与传统文化(原卷版)

专题卷02  化学与传统文化

难度:★★☆☆☆            建议用时:25分钟              正确率 :      /30


1.(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

【答案】C

【解析】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故选C。

2.(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答案】D

【解析】A项,“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项,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项,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项,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故选D。

3.(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

文物

选项 A.南宋鎏金饰品 B.蒜头纹银盒 C.广彩瓷咖啡杯 D.铜镀金钟座

【答案】C

【解析】A项,鎏金饰品是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中不含硅酸盐,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蒜头纹银盒中主要成分为金属银,其中不含硅酸盐,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广彩瓷咖啡杯是由黏土等硅酸盐产品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项符合题意;D项,铜镀金钟座是铜和金等制得而成,其中不含硅酸盐,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3·广东省揭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试)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无疑是辉煌的。下列瑰宝中主要成分不是陶瓷的为(    )

名称 刻花鹅颈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唐兽首玛瑙杯 青花瓷

中华瑰宝

选项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刻花鹅颈瓶,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青花瓷的主要成分是陶瓷,唐兽首玛瑙杯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符合题意;故选C。

5.(2023·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质量检测)中国文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A.新石器时代·红陶兽形器 B.北燕·鸭形玻璃柱 C.明·象牙雕佛坐像 D.清·五彩花卉瓷盖碗

【答案】C

【解析】A项,红陶即陶瓷,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A不合题意;B项,玻璃柱主要成分是玻璃,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B不合题意;C项,象牙有机成分中的各种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所以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D项,五彩花卉瓷盖碗是陶瓷,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D不合题意;故选C。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