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小题限时集训素养卷05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原卷版)

章节:高中化学成套资料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练习】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小题限时集训素养卷05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原卷版)

素养卷05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

难度:★★★★★            建议用时: 50分钟              正确率 :      /25


1.(2023•浙江1月选考)甲酸Ka=1.8×10-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3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关系如图(已知甲酸Ka=1.8×1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R3N+H2OR3NH++OH-

B.pH=5的废水中c(HCOO-):c(HCOOH)=18

C.废水初始pH<2.4,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3NH+作用的HCOO-数目减少

D.废水初始pH>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H+形态存在

【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可知,R3N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R3N+H2OR3NH++OH-,故A正确;B项,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溶液中=,当溶液pH为5时,溶液中=-18,故B正确;C项,由图可知,溶液pH为2.4时,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回收率最高,当溶液中pH小于2.4时,随溶液pH下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甲酸的电离被抑制,溶液中甲酸个离子浓度减小,与R3NH+作用的数目减小,故C正确;D项,由图可知,R3N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R3N+H2OR3NH++OH-,当废水初始pH大于5时,平衡向左移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形态存在,故D错误;故选D。

2.(2023·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联考)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O2进入海水后,主要以4种无机形式存在,称为总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以上,在海水中存在平衡关系:CO2+H2OH2CO3H++ HCO3-;HCO3-H++ CO32-,某些组分百分率随变化如下图。另据资料显示:海洋中的珊瑚虫经反应CaCO3+2HCO3-= CaCO3↓+CO2↑+H2O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

B.DIC= c(HCO3-)+c(CO32-)+c(H2CO3)

C.海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促进了珊瑚的形成

D.海水的一般在7.8~8.3之间,所以海洋中碳元素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图像可知当碳酸分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相等时,pH=6.3,即氢离子浓度是10-6.3mol/L,则=10-6.3,所以,因此海水中:,A正确;B项,由于存在反应CaCO3+2HCO3-= CaCO3↓+CO2↑+H2O,所以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DIC> c(HCO3-)+c(CO32-)+c(H2CO3),B错误;C项,海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平衡CaCO3+2HCO3-= CaCO3↓+CO2↑+H2O正向进行,因此促进了珊瑚的形成,C正确;D项,根据图像可知海水的pH一般在7.8~8.3之间时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最高,所以海洋中碳元素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D正确;故选B。

3.(2023·江苏省常州市高三统考)某水样中含一定浓度的CO32-、HCO3-和其他不与酸碱反应的离子。取10.00 mL水样,用0.010 00 mol·L-1的HCl溶液进行滴定,溶液pH随滴加HCl溶液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