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鲍文亮说课《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_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指明了自然界中一切形式的物质变化都是通过化学反应的途径实现的,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便更好的利用现有物质,说明化学在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一种新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化学思维视角,提高他们认识自然界物质及其变化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材分析】

“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是上海教材高一下学期第五章第四节第三课时的内容。

1.从专题内容编排上看,这一课时的内容安排在“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之后,也就是非金属化学在高中知识系统里的最后一课。教材通过分析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来让学生初步形成硫和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学会对 “非金属化学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方法,为高二进一步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样板”示范和对比作用。

2.从化学基本观念上看,本课以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为支撑,培养学生以“运动的观点”、“氧化还原的观点”观察和理解各种化学变化,探寻物质相互转化的内在规律,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基本反应知识。从化学视角出发,认识硫和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突出知识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联系,让学生建立自然界——物质性质——社会的核心观念,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较好地掌握非金属元素化学的内容。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由于高中氯、硫、氮部分的物质多、性质多、方程反应多,学生往往“记不住”。其次对于Cl2、SO2、NOX这样的有毒气体,成为了学生害怕的对象,“化学”也成了“污染”的代名词,环保的“对立面”,没有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维护氮硫循环和消除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硫氮自然界循环的基本知识;

2.知道硫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在生态生产中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硫氮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建构以类别和价态为坐标的二维转化关系概念图;

2.通过分析硫氮在自然界循环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与整理资料,探究“什么是循环,怎样才能循环”,研究如何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元素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质在自然界循环的奥妙,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通过认识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路线,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出发,看待自然、社会和化学学科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认识;

3.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硫氮自然界循环的影响,树立人和自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和谐与共的生态文明观念;

4.通过硫氮自然界循环的学习,认识化学物质的两面性,辩证地看待化学的价值与局限性,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

认识硫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的本质,用化学视角去看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学科观念】

从“元素观”认识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

从“转化观”正确认识自然界氮硫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本质与过程;

从“平衡观”认识宇宙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中;

从“微粒观”认识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现象的解释;

从“价值观”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化学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化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的“总观”认识,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逐渐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增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立体性、创造性,建立了新的、正确的化学观念。

学生的收获

价值观的形成:为什么要学化学?化学的魅力和价值在哪里?

方法观的形成:怎样学化学?怎样用化学?

具体知识的形成:什么是氮硫循环?硫氮在自然界中如何循环? 如何控制人类活动对硫氮自然界循环的影响?

观念性知识形成:怎样用化学的眼光和思维审视我们的物质世界?

【总结词】化学的魅力在于它是“物质世界的慧眼”。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