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第一课时)
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 杨国平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该节分两课时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第二部分是查原因,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很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学生在高一必修一已经学习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二选修4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平衡体系,所以本节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平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学习水解平衡的移动和水解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高一必修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等知识,所以教学应该能顺利推进。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
(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探究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2、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确立依据:根据教材的地位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盐类水解是前面学过的许多知识的综合利用
重点突出: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讨论,动画投影等手段以及时间的分配上来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确立依据:与高一时所学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有所不同,同时需考虑盐类的水解的本质,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