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湖北说课熊林 必修2《乙醇》说课稿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熊林

一、说教材和学情: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有机知识的学习呈螺旋式上升式,而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2.学情

(1)知识储备:

①9年级化学  

②必修1的元素基础知识      

③必修2的结构基础知识和烃类相关知识 

(2)高中生思维品质发展特点: 

     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同时高中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其辨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乙醇的结构,掌握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 

能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分组实验及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体会有机学习的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与钠的反应原理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分析 

难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5.教材处理: 

将教材主要内容顺序调整为: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乙醇被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测酒驾)→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难点)→乙醇与钠→乙醇的结构及官能团简介→回头再看催化氧化反应的部位。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1.情境激学法;2.多媒体辅助 ;3.综合启发法

学法----1.实验探究法;2.讨论交流法 ;3.类比和对比

三、教学过程:三大板块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乙醇俗称酒精,以酒开篇点题。

利用白酒和医用酒精的区别、酒精的洗涤作用等兴趣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乙醇的一些用途,并推导出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

(二)探索新知,分析交流

1.乙醇的氧化反应:

仍然以酒为题引,引出酒后驾驶的危害,测酒后驾驶的反应原理——学生分析得出乙醇被氧化,过渡到乙醇的充分燃烧,了解乙醇燃料的优点及发展前景。

从乙醇的燃烧过渡到乙醇与CuO的反应,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得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从乙醇的用途可销毁钠、钾,得出乙醇能够与钠、钾反应。

探究实验:通过钠与乙醇的实验现象和产物探究,推测出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氢气,引出问题——生成的氢气的氢原子来自哪里?

本环节主要采用对比和类比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乙醇与钠反应的原理:

首先采用乙醇、乙烷(或石蜡油)、水分子的结构及其与钠的反应的类比,突破对钠与乙醇反应原理的探索,体现—OH对乙醇性质的决定性影响;然后通过对乙醇与钠、水与钠反应现象的对比,体现C2H5—对—OH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借助动画微观模拟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反应原理的印象。

3.再次回看催化氧化反应,突出—OH对乙醇性质的决定性影响,引出官能团、烃的衍生物等重要概念。

4.利用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5.思考与交流: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的有趣现象:将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时,铜丝能较快变黑;将变黑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内焰部位加热,Cu丝却变红了。这些变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视野,自主研究

课后作业:教材P76:1,2,3,4,8,9;

研究性学习课题(任选一个):

(1)制作一张海报,宣传酗酒或酒后驾车的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乙醇的生理作用

(3)查阅车用新燃料相关知识

(4)酿造酒

(5)其他与乙醇相关的你感兴趣的研究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