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河北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李鑫说课《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李鑫 05001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基于对以上基本理念的思考,确定本节课的理论指导——境脉理论和板块理论。本节课以生活中常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塑料为切入点,以“塑料有毒吗?”为情境发展的脉络推动本课发展,注重在有机化学部分渗透“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增强学生科学使用塑料、分类回收塑料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与此同时,本课以板块理论指导,将整节课划分为3个完整的板块,板块1意在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同时为后面物质分类、归纳埋下伏笔,板块2和板块3分别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加聚和缩聚反应,整节课在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关注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科思想的渗透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教版合成高分子材料内容从必修到选修呈螺旋式上升的设计理念。必修2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乙烯发生加聚反应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而选修5则要求站在化学的视角审视生活中合成的高分子物品,更加注重“结构——性质——用途”的学科思想体现。

本节课所选内容为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材首先以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 在具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后,分别以聚乙烯、酚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与顺丁橡胶为典型代表物,介绍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与合成橡胶的概貌。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整合,从合成材料塑料入手,整合了第一节和第二节的部分内容,以广泛的生活事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了解塑料中典型代表物的有关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生活中如何安全使用,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学科观念的养成。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