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练习】2023版步步高化学大二轮复习增分策略第二部分 四、扫除有机知识盲点

章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扫除有机知识盲点

(一)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1)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2)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4)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高聚物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5)新制的氢氧化铜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二)有机物的用途

1.医用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消毒杀菌。

2.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是良好的杀菌剂,常作为浸制标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鲜。

3.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

4.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

5.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食用油不能反复加热。

6.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7.乙二醇用作内燃机抗冻剂。

(三)有机物的特征性质

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或“—CHO”。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或“—CHO”或为苯的同系物或醇类或酚类。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或“—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5.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或“—COOH”。

6.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单糖除外)或蛋白质。

8.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9.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或乙烯。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氧化反应:A→B→C,则A若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就是酸。

10.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遇碘变蓝的有机物为淀粉,遇浓硝酸变黄的有机物为蛋白质。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