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讲 晶体的结构分析与计算
【复习目标】 1.了解晶胞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2.掌握均摊法计算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晶胞中微粒的位置计算晶胞的化学式。3.掌握晶体密度与晶胞参数计算的一般步骤。
考点一 晶胞模型与均摊法计算
1.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1)原则
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2)实例
①平行六面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②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三
棱柱
正六
棱柱
平面型
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
2.晶胞中粒子配位数的计算
一个粒子周围最邻近的粒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它反映了晶体中粒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1)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配位数:若晶体中的微粒为同种原子或同种分子,则某原子(或分子)的配位数指的是该原子(或分子)最接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或分子)的数目。常见晶胞的配位数如下:
简单立方:配位数为6
面心立方:配位数为12
体心立方:配位数为8
(2)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指一个离子周围最接近且等距离的异种电性离子的数目。
以NaCl晶体为例
①找一个与其他离子连接情况最清晰的离子,如图中心的灰球(Cl-)。
②数一下该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异种电性离子数,如图标数字的面心白球(Na+)。确定Cl-的配位数为6,同样方法可确定Na+的配位数也为6。
学生用书⬇第183页
各类晶胞的分析应用
1.下图为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阳离子,阴离子)以M代表阳离子,以N表示阴离子,写出各离子晶体的组成表达式:
A 、B 、C 。
答案:MN MN3 MN2
解析:在A中,含M、N的个数相等,故组成为MN;在B中,含M:×4+1=(个),含N:×4+2+4×=(个),M∶N=∶=1∶3;在C中,含M:×4=(个),含N为1个。
2.如图是由Q、R、G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R为+2价,G为-2价,则Q的化合价为 。
答案:+3价
解析:R:8×+1=2;
G:8×+8×+4×+2=8;
Q:8×+2=4;
R、G、Q的个数之比为1∶4∶2,则其化学式为RQ2G4。由于R为+2价,G为-2价,所以Q为+3价。
3.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 )
A.3∶9∶4 B.1∶4∶2
C.2∶9∶4 D.3∶8∶4
答案:B
解析:A粒子数为6×=;
B粒子数为6×+3×=2;
C粒子数为1;故A、B、C粒子数之比为1∶4∶2。
4.已知镧镍合金LaNin的晶胞结构如下图,则LaNin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