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学案 教材:人教版

123化学网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2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3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4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5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6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7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8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9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0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1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2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3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4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5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6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7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8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19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20

[学案+练习+课件]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21

第51讲 沉淀溶解平衡

【复习目标】 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2.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并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考点一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

 

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

 

2.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

 

(2)特点(同其他化学平衡):逆、等、定、动、变(适用平衡移动原理)。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②外因: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建立动态平衡,改变温度和某离子浓度,会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微思考1】 以AgCl为例:AgCl(s)⥫⥬Ag+(aq)+Cl-(aq) ΔH>0,完成下表。

外界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c(Ag+)

   

升高温度

   

加水(固体有剩余)

   

加入少量AgNO3(s)

   

加入Na2S(s)

   

通入HCl

   

通入NH3

   

提示:右移 增大 右移 不变 左移 增大 右移 减小 左移 减小 右移 减小

3.溶度积常数

(1)溶度积常数和离子积比较

以AmBn(s)⥫⥬mAn+(aq)+nBm-(aq)为例:

溶度积(Ksp)

   

离子积(Q)

   

含义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表达式

   

Ksp(AmBn)=

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平衡浓度

   

Q(AmBn)=

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

   

应用

   

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①Q>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②Q=K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③Q<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2)Ksp的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度积与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关系: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应通过计算才能比较溶解能力。

②外因:仅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微思考2】 已知几种难溶电解质在25 ℃时的溶度积。

化学式

   

Ksp

   

AgCl

   

1.8×10-10

   

AgBr

   

5.4×10-13

   

AgI

   

8.5×10-17

   

Ag2S

   

6.3×10-50

   

Mg(OH)2

   

5.6×10-12

   

学生用书⬇第282页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25 ℃时,AgCl(s)、AgBr(s)、AgI(s)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大小关系能否直接判断?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由大到小如何排序?

                                    。

(2)AgCl和Mg(OH)2相比,哪种物质更难溶?通过简单的计算阐述判断的依据。

                                    

                                    

                                    。

提示:(1)能。溶解能力由大到小:AgCl>AgBr>AgI

(2)Ksp(AgCl)=c(Ag+)·c(Cl-)=c2(Ag+)=1.8×10-10,c(Ag+)≈1.34×10-5 mol·L-1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