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题型61《钴、镍元素化合物微流程》word版含答案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练习 教材:人教版

123化学网

微题型61 钴、镍元素化合物微流程

1.以含钴废料(成分为CoO、Co2O3,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酸浸”后的滤液中含有Co2+、Fe2+、Al3+等 ②氧化性:Co3+>H2O2>Cl2 ③有关数据如表(完全沉淀时金属离子浓度≤1×10-5 mol·L-1)

沉淀

A.“酸浸”时,可用盐酸代替硫酸

B.“酸浸”和“氧化”两步可合并,可使用稀硫酸和H2O2

C.“调pH”除杂时溶液中若c(Co2+)=0.1 mol·L-1,需调pH的范围为5.2~7.4

D.“一系列操作”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答案 A

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②,氧化性:Co3+>H2O2>Cl2 ,Co3+能氧化Cl-生成有毒的Cl2,则“酸浸”时,不可用盐酸代替硫酸,A错误;硫酸可溶解金属氧化物,过氧化氢能将Co3+还原为Co2+,则“酸浸”和“氧化”两步可合并,可使用稀硫酸和H2O2,B正确;除杂时要使Fe3+、Al3+沉淀完全生成Fe(OH)3、Al(OH)3,但Co2+不能沉淀,常温下,Co(OH)2完全沉淀时pH=9.4,c(OH-)= 10-4.6 mol·L-1,则Ksp[Co(OH)2] =10-5×(10-4.6)2=10-14.2,“调pH”除杂时溶液中若c(Co2+)=0.1 mol·L-1,则c(OH-)= mol·L-1=1.0×10-6.6 mol·L-1,此时溶液pH=7.4,即应控制溶液的pH≤7.4 可避免Co2+产生沉淀,则结合表格数据可知,除杂时需调pH的范围为5.2~7.4,C正确。

2.以钴渣(主要成分是 CoO、Co2O3含少量 Ni、Al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CoCO3,工艺流程如下。下列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