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题型85《物质稳定性和焓变大小判断》word版含答案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练习 教材:人教版

123化学网

微题型85 物质稳定性和焓变大小判断

1.(2025·四川绵阳模拟预测)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2(g)+I2(?)2HI(g) ΔH1=-9.48 kJ· mol-1

②H2(g)+I2(?)2HI(g) ΔH2=+26.48 kJ· 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

答案 D

解析 已知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即反应①中碘单质为气态,②中碘单质为固态,故A错误;根据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②的,故B错误;两个反应的产物相同,状态相同,热稳定性也相同,故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I2(s)===I2(g),ΔH=ΔH2-ΔH1=[+26.48-(-9.48)] kJ·mol-1=+35.96 kJ·mol-1,因此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的热量,故D正确。

2.(2024·安徽亳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CO2(g)+3H2O(g)===C3H6(g)+O2(g) ΔH<0

B.CaCO3(s)===CaO(s)+CO2(g),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H2(g)+F2(g)===2HF(g),键能:2E(H—F)>[E(H—H)+E(F—F)]

D.S(s)的燃烧热ΔH1大于S(g)的燃烧热ΔH2

答案 A

解析 3CO2(g)+3H2O(g)===C3H6(g)+O2(g) ΔH,该反应的逆过程可看作C3H6的燃烧,燃烧放热,则该反应吸热,ΔH>0,A错误;CaCO3(s)===CaO(s)+CO2(g),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H2(g)+F2(g)===2HF(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又ΔH=[E(H—H)+E(F—F)]-2E(H—F),则键能:2E(H—F)>[E(H—H)+E(F—F)],C正确;燃烧是放热反应,ΔH<0,S(s)的能量低于S(g),则燃烧生成相同产物放出的热量S(s)小于S(g),故S(s)的燃烧热ΔH1大于S(g)的燃烧热ΔH2,D正确。

3.(2024·海南,8)已知298 K,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6 kJ· mol-1,H2的临界温度(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为32.98 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热ΔH=-285.8 kJ· mol-1

B.题述条件下2 mol H2和1 mol O2,在燃料电池中完全反应,电功+放热量=571.6 kJ

C.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安全储存与运输

D.不同电极材料电解水所需电压不同,产生2 g H2(g)消耗的电功相同

答案 D

解析 氢气燃烧热为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燃烧热ΔH=-571.6 kJ· mol-1×=-285.8 kJ· mol-1,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氢氧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2 mol H2和1 mol O2,在燃料电池中完全反应,电功+放热量=571.6 kJ,故B正确;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难于安全储存与运输,所以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安全储存与运输,故C正确;不同电极材料电解水所需电压不同,说明所需的电流不同,所以产生2 g氢气所需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