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01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解析版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学案 教材:全国通用

123化学网

1.《汉书》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东汉成书记载有“石胆化铁则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

4.丹砂是红色的硫化汞

5.《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是K2CO3

6.《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    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
7.《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8.《天工开物》记载:“凡研消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说明KNO3研磨能易分解
9.《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10.《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11.《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这里的“绿矾”是FeSO4·7H2O

12.《山海经》记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灰。”这些都说的是天然气露到地面后,发生燃烧的现象

13.《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是铁的合金。

14.《开宝本草》记载:“硝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涉及物质的溶解、蒸发、结晶

15.《集注》:“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內质不变”中鸡屎矾指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16.《新修本草》其中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

17.《格物探源》中提到:“如金银铜铁养轻淡炭等皆是元质,皆由微渺而造”,微渺即现代之原子、元质即现代之元素、养、轻、淡即氧、氢、氮三种元素

18.自元时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蒸馏

19.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鼻冲水,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

20.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中的溶解

21.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22.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23.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是草木灰

24.《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25.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聚乙烯塑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可以加热封口;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聚乙烯可做食品的包装,而聚氯乙烯不可

26.聚氯乙烯是利用加聚反应生成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7.聚酯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属于合成高分子,棉花属于天然高分子,两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8.棉、麻的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尼龙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29.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成分是蚕丝,有机玻璃、电玉是合成塑料

30.发泡塑料饭盒的原料是聚乙烯树脂,属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它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31.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含油较多的食品则属于有机溶剂,因此不适合盛放含有较多的食品

32.电木是酚醛树脂,不可用作塑料袋;尼龙常用来制线,绳子等

33.电木塑料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热塑性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特性,不适合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

34.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3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如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强度大、密度小等特点。

36.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37.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

38.碳纤维是碳的单质;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物;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39.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40.‌臭氧层空洞‌:氟氯烃或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削弱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41.‌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危害呼吸道。

42.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43.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它是人类的后续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44.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45.二次能源: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等。

46.‌催化转化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将CO、氮氧化物转化为CO2和N2。

47.‌裂化汽油‌:通过石油裂化获得,含不饱和烃,不能用于萃取溴水,属于化学变化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