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还注意运用不同的词来确切地表达一些化学操作,有的已与当今某些化学专用名词相当了。
如:
煅——高温下加热。“其底铺薪,发火煅红”(《五金·倭铅》)。
炙——局部微热。“凡宣红器乃烧成之后出火, 另施工巧微炙而成者”(《陶埏·自瓷》)。
养——较长时间微热。“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五金·胡粉》)。
飞——挥发或升华。“炉甘石烟洪飞损”(《五金· 铜》)。
升——或称升炼,指蒸馏现象或挥发。如升炼倭铅、升炼水银、银复升朱等。
化——溶解或熔融成液态。“将洋糖煎化”(《甘嗜·造白糖》);“铁化成水”(《冶铸-釜》)。
点——加少量的药剂促使大量的物质起反应。如“熔铅成汁,下醋点之”(《五金·黄丹》)。
漉——过滤。“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燔石·青矾》)。
去——分离。“售者杂铅太多,欲取净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五金。锡》)。
淬——高温金属急速浸入冷却液或溶液中。如“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燔石·胆矾》),或指淬火:“入清水淬之,名日健钢、健铁”(《锤锻·冶铁》)。
固济——密封。“盐泥固济”(《丹青-朱》)。
结成——重结晶。“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佳兵·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