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6份word文档汇总下载

章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A(g)+nB(g)===pC(g)+q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相同条件下Mg、Al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关系为:v(Mg)>v(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image

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2)活化能:如图 

 

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为E1-E2。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典例剖析】

【例1】(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某温度下,在 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2X(s) Y(g)+2Z(g),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段/ min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 mol·L-1·min-1

0~2 0.20

0~4 0.15

0~6 0.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in时,Z的浓度大于 

B.2 min时,加入 ,此时 

C.3 min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D.5 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B

【解析】A项,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0~1 min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 min内的,故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ol·L-1,A正确;B项,4 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 ,6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 

 ,故反应在4min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了 ,列三段式:

 

根据 ,得 ,则Y的平衡浓度为0.3 mol·L-1,Z的平衡浓度为0.6 mol·L-1,平衡常数 ,2min时Y的浓度为0.2 mol·L-1,Z的浓度为0.4 mol·L-1,加入 后Z的浓度变为0.6 mol·L-1, ,反应正向进行,故 ,B错误;C项,反应生成的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恒等于1∶2,反应体系中只有Y和Z为气体,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故Y的体积分数始终约为33.3%,C正确;D项,由B项分析可知5 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生成Z为0.6 mol,则X的转化量为0.6 mol,初始X的物质的量为2 mol,剩余X的物质的量为1.4 mol,D正确;故选B。

【例2】(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①X Y;②Y Z。反应①的速率 ,反应②的速率 ,式中 为速率常数。图甲为该体系中X、Y、Z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①和②的 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 的减小,反应①、②的速率均降低

B.体系中 

C.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

D.温度低于T1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答案】AB

【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的代表的是X,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代表的是Z,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代表的是Y;由图乙中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