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卓越讲义+特训《第20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3)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属于这个晶胞。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
【学案+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认识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理解能层与能级的关系。2.通过核外电子能量不同分析,理解激态与激发态的含义与关系。3.能辨识光谱与电子跃迁之间的关系。一、能层与能级1920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在氢原子模型基础上,提出构造原理,开启了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篇章。1925年以后,玻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厘清了核外电子
-
【学案+课件】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1)含义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2)示意图 2.电子排布式将能级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右上角,并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如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学案+课件】第1章第1节第3课时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1.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它们的自旋相反,常用上下箭头(↑和↓)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2.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8O的轨道表示式如下: 根据上面回答下列问题:(1)简并轨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2)电子对:同一个原子轨道中,自旋方向相反的一对电子。(3)单电子:一个原子轨道中若只有一个电子,则该电子称为单电子。(4)自旋平行:箭头同向的单
-
【学案+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能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3.通过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推理其他元素的位置及性质,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2.元素周期系:元素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3.元素周期表:呈现周期系的表格,元素周
-
【学案+课件】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一)
1.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之间的递变规律,能利用递变规律比较原子(离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相对大小。2.通过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并能利用认知模型解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一、原子半径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1)电子的能层数: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使原子半径增大。(2)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
-
【学案+课件】第1章第2节第3课时 元素周期律(二)
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
-
【学案+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共价键
1.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共价键的微粒、类型,能辨识物质中含有的共价键。2.理解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的区别,建立σ键和π键的思维模型,熟练判断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存在及个数。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1.共价键的形成(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强
-
【学案+课件】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气态分子中1_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它通常是298.15 K、100 kPa条件下的标准值,单位是kJ·mol-1。2.应用(1)判断共价键的稳定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释放能量越多,所形成的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2)判断分子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1
-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多样性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多样性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2.通过对典型分子空间结构的学习,认识微观结构对分子空间结构的影响,了解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通过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探究,建立解决复杂分子结构判断的思维模型。一、分子结构的测定早年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推测,现代科学家应用了许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和方法,如
-
【学案+课件】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含义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原子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的杂化。重新组合后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2.杂化轨道理论要点(1)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2)杂化前后原子轨道数目不变(参加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且杂化轨道的能量相同。(3)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使原
-
【学案+课件】第2章第3节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
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2.通过键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共价键的极性 极性键 非极性键定义 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 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 不同 相同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电性 显电性 电中性成键元素 一般是不同种非金属
-
【学案+课件】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的手性
分子间作用力1.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和液态)存在。(2)特征:很弱,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3)影响因素: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4)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熔、沸
-
【学案+课件】第3章第1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学案+课件】第3章第1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学案+课件】第3章第1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学案+课件】第3章第1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学案+课件】第3章第1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
【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
【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分子晶体
-
【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
【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
-
【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1课时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1课时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1课时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1课时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1课时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
【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
【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学案+课件】第3章第3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
-
学案+课件-第3章第4节配合物与超分子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表示方法,能判断常见的配合物。2.能利用配合物的性质去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从而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3.了解超分子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一、配合物1.配位键(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2)表示方法:配位键常用A—B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给予体
-
《三维随堂精练》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学案+课件共36份资料汇总下载
《三维随堂精练》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学案+课件共36份资料汇总下载《三维随堂精练》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学案+课件共36份资料汇总下载《三维随堂精练》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学案+课件共36份资料汇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