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类别:练习
教材版本:人教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A篇 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 分散系及其分类
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雾
答案 A
解析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浊液>胶体>溶液。
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得到的无色液体
答案 A
解析 向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得到的是浊液,浊液最不稳定。
3.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溶液、浊液 B.胶体、分散系
C.化合物、氧化物 D.纯净物、电解质溶液
答案 C
解析 A.当分散剂是水时,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浊液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A不选;
B.分散系包含胶体、溶液、浊液,后者包括前者,故B不选;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前者包括后者,故C选;
D.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也属于纯净物,但电解质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存在包含关系,故D不选;
故选C。
4.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 A
解析 只有溶液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镊子,这种纳米级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 B
解析 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而浊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6.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净物
D.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答案 A
解析 A.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溶液、胶体、浊液,即,故A正确;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也能通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B错误;
C.胶体和溶液均属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故C错误;
D.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因吸附而带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2 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7.目前在制药机械中有一种胶体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剪切、研磨及高速搅拌作用对物质进行细化,得到纳米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细化后的纳米材料与分散剂形成胶体
B.胶体磨的细化是物理作用
C.纳米材料溶于水后都有丁达尔效应
D.纳米材料都能发生电泳
答案 D
解析 胶体的胶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