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的概念: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2.近代化学发展的5个里程碑
(1)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中国在化学上的成就
(1)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陶瓷、冶金、火药、造纸、酿造和印染等较早的国家。
(2)1943年,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来重要贡献。
(3)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为人类揭开生命的奥秘做出来贡献。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重点一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一、 根据元素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1.化学研究的基础: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2.根据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
(1)单质
①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属于元素的游离态存在形式。
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3.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①含义: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②实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