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教学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赠送)
一、情景导入
【思考】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总结】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二、合作探究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阅读】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17页内容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回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点燃(=====)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2点燃(=====)2P2O5。
【思考】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
【交流讨论】
(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2)表示出了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方程式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它把“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示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上的关系,以后我们再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时就要用它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阅读】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17~118页进行总结(以木炭燃烧为例)。
【回答】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C+O2点燃(=====)CO2,反应物为C和O2,生成物为CO2,反应条件为“点燃”。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如:C+ O2点燃(=====) CO2
12 16×2 12+16×2
12+ 32 = 44
12∶ 32 ∶ 44
即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补充】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思考】对于4P+5O2点燃(=====)2P2O5这个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