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物(或某一反应物)的质量。
【拓展延伸】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提出问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掌握正确的步骤和书写格式。那么,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以教材第120页的例题1为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归纳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①所设未知量“x”后面不带单位。
②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物质的质量的单位要带入,且各物质的质量要是参与反应的质量。
【过渡】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以教材第121页例题2为例进行讲解)。
【归纳总结】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
【讨论交流】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多少克?可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板演】解:设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的质量为x,可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