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能通过氯气的制备,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
(2)通过氯气的制备,继续完善含氯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了解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氯气的制备,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通过价类二维图的构建,掌握物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氯气的制备为主线,对气体的制备模型进行了初步构建。该模型包括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研究该模型的选择依据,深化氯气的性质,让学生对于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理解得更透彻。
在完成气体制备模型的构建后,本节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氯气制备的原理,更好地落实了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模型构建和证据推理素养。
在内容的选取上,借助了初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备的知识作为对比,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对比法、归纳法等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在完成氯气制备的探讨后,还增加了氯的价类二维图的构建。通过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构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的非金属元素及其相应的化合物等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制备;气体制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
难点:装置的选择依据。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追求新知
回顾氯气有什么用途?
1. 自来水消毒
2. 制漂白液
3. 制漂白粉、漂粉精
4.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思考】怎样制备氯气?
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氯气,装置如图2-17所示。
请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巩固氧化还原知识。
【思考与讨论】
(1)观察图2-17所示的装置,你能说出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吗?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环境污染。
【方法导引】
(1)是否所有气体制备实验都要进行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主要针对有毒或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
(2)尾气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气体本身的性质。
【学习任务二】对比归纳,构建气体制备模型
【思考与讨论】
(2)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讨论氯气的制备装置和它们一样吗?如果一样,属于哪一种?如果不一样,请类比归纳氯气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