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25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章节: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课题3 制取氧气

 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

3.初步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4.初步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分享。

 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合理地选择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赠送)

 一、情景导入

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二、合作探究

  实验室制取氧气

【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演示】实验2-5。

【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

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

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

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演示】做教材第44~45页探究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三种条件下:①不加热;②加热;③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提问】二氧化锰到底是什么物质?它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呢?

【讲述】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强调“一改两不变”。

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慢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比如,食用油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化,在橡胶制品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减缓橡胶老化的速度。

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算反应条件。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