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资讯-氡——能预测地震的元素

    阅读(3)

    氡,元素周期表第86号元素。 氡,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之一。1899年,居里夫人记录了由镭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同年,卢瑟福在研究钍的放射性时,发现了这种“放射气”,当时它叫钍射气,主要成分是氡-220;1900年,另一位科学家在镭制品中发现了镭射气,其主要成分是氡-222;1902年,第三位科学家在锕化合物中找到了锕射气,氡-219……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元素,甚至为它们取了一套

  • 化学资讯-氡——能预测地震的元素

    阅读(12)

    氡,元素周期表第86号元素。 氡,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之一。1899年,居里夫人记录了由镭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同年,卢瑟福在研究钍的放射性时,发现了这种“放射气”,当时它叫钍射气,主要成分是氡-220;1900年,另一位科学家在镭制品中发现了镭射气,其主要成分是氡-222;1902年,第三位科学家在锕化合物中找到了锕射气,氡-219……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元素,甚至为它们取了一套

  • 学法指导-三氧化硫SO3的空间构型是什么?

    阅读(195)

    三氧化硫的空间构型是:三氧化硫,硫是sp2杂化,形成3个等价sp2轨道,键角120度,与氧形成一个sigma键,并且和氧原子p轨道p-π共轭形成4中心6电子的离域大π键。并无配位键。根据VSEPR理论,三氧化硫分子中δ键数是3,孤电子对数是0,所以价层电子对数是 3+0=3,空间构型:平面三角型,键角:120°。成键方式:SO3中,S元素采取sp²杂化,在竖直方向(就是没形成杂化轨道剩下的p轨道)

  • 学法指导-范德华力是化学键吗?

    阅读(4)

    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化学键包括共价键(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而范德华力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其大小远远小于化学键。范德华力和氢键都不是化学键。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不属于化学键,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一般来说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其化学键,而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发生电离,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 化学小知识——原电池与电解池

    阅读(6)

    化学小知识——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电池能自发地在两极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电流,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两个电极间并联一个有一定电压的外加电源,则将有电流从外加电源流入电池,迫使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原电池的正极电势高,发生还原反应,这里的正极也称为阴极;负极电势低,发生氧化反应,这里的负极也称为阳极。💎电解池的阳极接外加电源正极,电势高,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接外加电

  • 化学小知识—有关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阅读(88)

    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取向力极性分子本身存在的偶极,称为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气态时,极性分子在空间中无规则地运动着,其偶极的排列也是没有规律的。凝聚状态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固有偶极之间的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的排列受到周围其他分子排列的影响,在空间中存在一定的取向限制【如图(a)】所示。这种由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取向力。❗️取向为只存在于极性分

  • 总是叫我查漏补缺,究竟怎样查缺补漏?!

    阅读(9)

    一开学就开始了学习新的知识点,而新的知识点又有许多题目需要同学们去做。这样会占用同学们很大的时间。而每一周都有新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这样同学们就没有时间去复习旧的知识点了。在考试的时候,老师并不会只考新学的知识点,试卷上往往是新知识点穿插着旧的知识在题目中出现。由于同学们的精力都去学习新知识点了,所以会出现旧知识点的纰漏。这时,查缺补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01查缺补漏,查的是基础,补得是知识点 同学

  • 古代人们利用工艺化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

    阅读(8)

    古人观察、利用和研究化学变化首先是从对化学工艺的发展利用开始的。陶瓷化学大约170万年前,中国各地区的先民通过击石取火、钻木取火得到火种,慢慢学会了用火,并逐步了解了火的习性。由于偶然中发现火可使黏土发生烧结使之成为坚硬的陶块,导致了制陶工艺的诞生。大约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他们摸索到烧陶的技术,制作出原始陶器。由低级到高级,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距今约5000年前)到东汉时期先后发展出了彩绘红陶、蛋

  • 高中化学快速逆袭的7个秘诀,短时间提分真管用!

    阅读(11)

    秘诀1:弄清暗礁在哪查找原因,避免急躁化学成绩不理想,首先要找到根本原因。是常用的公式、概念没记住,基本解题方法没有熟练掌握,还是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如摩尔定律、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如果是高中阶段化学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弄不清楚,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听不懂化学课。找准疏漏之处,赶紧弥补。有疑问的地方

  • 高考化学想要成绩稳定,首先得背过这些流程题,多考十分就很有用

    阅读(1)

    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浸出液的浓度、固体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固体的焙烧效率方法:增加氧气的量、固体充分粉碎、逆流焙烧、适当升温等。2.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3.温度不高于××的原因:适当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如浓硝酸)挥发//(如H2O2、NH4HCO3)分解

  •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描述

    阅读(10)

    实验操作的描述,应准确、详尽。对于实验药品,清楚表述出聚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对于实验仪器,讲清名称,并要求正确使用;对于实验操作,应详细具体又语言精练;对于实验现象,从“海陆空”三个角度(气体的产生、液体颜色的变化、固体的溶解等)描述变化,颜色要正确表达;对于实验结论,准确描述,并回扣实验目的。(1)pH试纸的使用撕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

  • 新高考模式应该如何选科?老师给出6个组合,分别对应不同等级!

    阅读(3)

    高考是人生当中一个极短的片段,但同时它也是最重要的时刻,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虽然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但它却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按照每年的高考形式,同学们都会有文理科之分,除了语、数、外是三本基础课程之外,文科分为政、史、地;理科分为物、化、生,每位同学的选择都有所不同,有些同学觉得文科未来的发展不好,而有些同学则认为理科比较难学。 新高考模式应该如何选科? 但是

  • 高中化学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阅读(10)

    反应物间一对多的化学反应常有“平行反应”和“竞争反应”两类,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进行;而竞争反应是指由于反应能力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次进行。竞争反应主要包括两种基本题型:一是一种氧化剂(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反应,如把Cl2通入含I-、Br-、Fe2+的溶液中,按照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I-优先反应,其次是Fe2+,最后是Br-;二是一种酸(碱)与多种碱

  • 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考的八大问题,记住不丢分!

    阅读(2)

    1.HBr的水溶液密度小于乙醇溶液吗?答:乙醇的密度小于水,而溴水密度大于水(溴单质分子量160),所以HBr的水溶液密度大于乙醇溶液。另外,高中阶段有两种物质密度比水小,乙醇及其溶液,氨水,且这两种溶液是浓度越大,密度越小。2.溴苯溶于水吗?答:溴苯不溶于水,与水混合能够分层,但溴苯不是沉淀,是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在水的下层。高中有机中学到苯与液溴反应后的产物倒入水中,在水底有褐色油状液体

  • 高中化学超齐全的化学实验操作汇总,高分必备

    阅读(14)

    一、 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

  • 考前指导和考前半个月化学的复习方法及应试策略

    阅读(5)

    一、考前指导 (一)冲刺复习 科学安排 高考的脚步渐渐逼近,如何利用临考前的这段时间,给自己高考的成功添加砝码,这是每位考生都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在临近高考的十多天的时间里,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对全国200名高考状元进行四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在二十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排在第二位的是考生在考前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前四天的心理状态

  • 有机化学界最恐怖的三种化合物,你知道吗?

    阅读(39)

    细数最让人闻风丧胆的三种化合物:三氟化氯、叠氮化碳、硫化丙酮。其中,三氟化氯让纳粹见了都掉头跑。。01 三氟化氯(ClF3)真正可怕到了传说级的东西,你是不会轻易看到的——因为所有人都不想碰它。二战时德国就曾试图把它搞成燃烧武器,而美国人也测试过用它来做火箭燃料。当然这些尝试全都没有成功:这货燃烧起来当然是足够给劲了,但它烧得也太不分场合了,还没发射出去自己人先挂了,连纳粹都受不了……三氟化氯平时

  • 高考工艺流程题的思维优化

    阅读(6)

    一、整体分析-通读试题,弄清流程目的,大体明确步骤阅读试题时,切勿急于解答题中的设问(某些通用问题除外),要按“单主线法”的顺序,仔细认真地通读试题,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试题难度和考点,初步了解原料、目的和提供的一些课本上没有但题目中必须要用到的新信息。同时养成良好做题习惯,阅读时随手标记目的及相关信息。简单阅读后,应当深层次的提取流程图中的双主线(如黑白图所示):一是反应线,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此

  • 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考的八大问题,记住不丢分!

    阅读(2)

    1.HBr的水溶液密度小于乙醇溶液吗? 答:乙醇的密度小于水,而溴水密度大于水(溴单质分子量160),所以HBr的水溶液密度大于乙醇溶液。另外,高中阶段有两种物质密度比水小,乙醇及其溶液,氨水,且这两种溶液是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溴苯溶于水吗? 答:溴苯不溶于水,与水混合能够分层,但溴苯不是沉淀,是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在水的下层。高中有机中学到苯与液溴反应后的产物倒入水中,在水底有褐

  • 冲刺高考化学与生活生产知识点,请收藏!

    阅读(6)

    1.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2.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酒精浓度越高,蛋白质凝固作用越强。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待到适当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可能将薄膜冲破而重新复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