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金属离子具有姜-泰勒效应?

    阅读(25)

    具有姜泰勒效应的金属离子有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钴离子等。姜泰勒效应(Jahn-Teller effect)是一种在金属离子中观察到的现象,当金属离子处于某些特定的电子构型时,它们会通过改变其对称性来降低晶体场分裂能。这种效应在过渡金属离子中尤为明显,其中d电子数等于或少于半充满的离子尤为突出。例如,在某些条件下,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和钴离子等可以展示出姜泰勒效应。

  • 如何简单理解姜-泰勒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效应?

    阅读(3)

    一. Jahn 和 Teller 在 1937 年提出了著名的姜-泰勒效应。该理论指出:在对称的非线性分子中,如果体系的基态有多个简并能级,就会发生自发的畸变而使得简并消除,这种简并消除往往可以使体系的对称性和能量降低,因此姜-泰勒效应通常也是自发进行的。基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这是电子的稳定状态。简并:几个不同态具有一样的能量。简并能

  • 《中国高考报告(2024)》:准确把握高考的命题依据与命题逻辑

    阅读(8)

    自2014年《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国家有关高考综合改革和招生考试改革的文件,一致强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与此同时,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考查内容和考

  • 试卷讲评课的9个角度,值得收藏!

    阅读(17)

    在教学中,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但很多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平时不去做深入的研究,讲评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理想效果。01把握时间,及时讲评测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还比较深刻,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老师往往好长时间批不完卷,批完以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忘得差不多

  •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内涵

    阅读(1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1]。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这些粒子的结合、重组,是构成物质及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微粒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是构建学科图景的重要基础。本文拟从中学化学微粒观的内涵、教育价值和构建策略三个方面,试谈中学化学微粒观的构建。1.微粒的构成观描述物质组

  • 几种常用的显色试剂的性质和用途简介

    阅读(4)

    显色试剂是一种能够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定反应,并产生有色产物的化学物质,可以用于定性或定量分析。铝试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22H23N3O9。也叫“金黄色素三羧基铵盐”。它是一种黄棕色或棕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铝试剂与铝离子、铁离子、铟离子、镧系元素三价离子等形成红至紫色配合物,可以用于这些金属离子的显色分析。镉试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0H12N2O8S2。也叫“二羧基二苯胺”

  • 【疑难解析】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阅读(41)

    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是哪种变化,首先要了解石墨烯的加工过程。相信看完各位就会很清晰了。目前国际上较普遍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四种:一、剥离法石墨烯其实就是单层石墨薄片。最早由科学家通过物理剥离制得。具体方法如下:1. 将所要剥离的二维材料块体层状薄片置于透明胶带上;2. 进行反复黏贴剥离该块体材料,使其变为较薄的层状薄片;3. 将胶带上层状薄片转移到目

  •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表)

    阅读(5)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10.08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6.3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7.4是有机物和无机物

  • 为什么三氧化硫SO3是非极性分子?

    阅读(107)

    因为SO3平面,S位于O构成的正三角形中心,它是空间立体构型,所以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非极性分子.三氧化硫是平面形分子,有一个大π键,三个硫氧键完全等价,偶极矩为0。so3中的s的所有电子都用来成键,3个s=o键完全相同,均匀排布,故形成了结构对称的平面正三角形,所以为非极性分子。so3为什么是非极性分子so3是非极性分子。在三氧化硫分子中,根据电子对互斥理论,硫原子发生的是sp2杂化,轨道呈平

  • 杯酚为什么是极性

    阅读(65)

    杯酚因为羟基的推电子效应所以是极性。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杯酚极性的大小是用电偶极矩来量度的。所谓极性强弱也就是看分子正负电荷重合的程度,正负电荷中心相距越远,那么极性越大。

  • 分子内形成氢键对物质的熔沸点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阅读(85)

    1、分子内生成氢键,熔、沸点常降低。因为物质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如果分子内形成氢键,那么相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会减少, 分子内氢键会使物质熔沸点降低.例如有分子内氢键的邻硝基苯酚熔点(45℃)比有分子间氢键的间位熔点(96℃)和对位熔点(114℃)都低。2、分子间有氢键的物质熔化或气化时,除了要克服纯粹的分子间力外,还必须提高温度,额外地供应一份能量来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所以这些物质的熔点、

  • 为什么分子间有氢键而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

    阅读(18)

    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熔沸点,分子间氢键增大物质熔沸点的原因:(1)分子内的氢键越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小。某些分子内,例如HNO3、邻硝基苯酚分子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还有一个苯环上连有两个羟基,一个羟基中的氢与另一个羟基中的氧形成氢键。分子内氢键由于受环状结构的限制,X-H…Y往往不能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2)分子间氢键是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粘度较大。例如甘油、磷酸、

  • 氢键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吗?

    阅读(21)

    分子内的氢键越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小; 分子间的氢键越强,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熔解或者沸腾,需要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所需要的能量越多,分子内的氢键越强,熔沸点越低。分子间的氢键越大,熔沸点越高。

  •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表彰发现和合成量子点

    阅读(4)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图片来源于网络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

  • 两位科学家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阅读(2)

    北京时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Katalin Karikó、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他们将平均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 新中考为何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权威解答来了

    阅读(9)

    今日,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发布。针对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北京市第八十中校长任炜东,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化学教师贺珊珊分别进行了解答,一起来看↓↓Q1为什么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由考试科目调整为考查科目,具体的考虑和依据是什么?李奕考查科目的调整不是简单的为了减负,而是根据初中阶段相关科目的学科特点、课时安排、课标要求来综合确定的。这4科学

  • 化学调整为考查科目,不计入中考总分,北京发布最新中考改革政策

    阅读(4)

    今日,在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了《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01总体考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中考改革关乎孩子的切身利益和背后的万千家庭。每一次改革,都是在“该不该改、能不能改、怎么改”中发现问题、审慎研究、稳妥推进。近几年,在中考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比如教师和学生初二提前

  • 【说课课例】基于课堂真实问题情境的海带提碘实验条件优化

    阅读(11)

    执教:王露晨单位:淄博实验中学1课例视频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2课件展示3亮点分析亮点分析1.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深度探究。本课例以项目式学习为指导,以新的项目解决原有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杜威所说“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2.抓住典型活动,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本课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学生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将学生的问题设计为下一步的项目任务,创设了层层递进的真实问题情境,提升了学

  • 沸石为什么可以防止暴沸?

    阅读(109)

    给烧瓶中液体加热时,通常会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那沸石或碎瓷片为什么可以防止暴沸呢?先说成因: 对过热液体继续加热,会骤然而剧烈地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暴沸”。或叫作“崩沸”。过热是亚稳状态。由于过热液体内部的涨落现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够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开而形成极小的气泡。当过热的液体温度远高于沸点时,小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就比外界的压强高,于是气泡迅速增长而膨胀,以至由于破裂

  •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吗

    阅读(19)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其化学式为CO2。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这意味着它们共享电子对。共价键是一种化学键,它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在共价键中,原子之间的电子是相对均匀地分布的,因此这种化合物通常是电中性的。在二氧化碳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由它们共享的电子对形成的,因此它是共价化合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