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趣味故事-第一个享用氧气的老鼠
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然而,是谁发现了氧气呢?在众多讨论发现氧气的著作中,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最饶有兴味。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33 年3 月13 日生于英国黎芝城附近的飞尔特黑德镇。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当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所著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于1766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他向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他当时把氧
-
化学趣味故事-钋元素的命名
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67—1934)在对沥青铀矿和铜矿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两种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或钍的放射性强度更大的物质,她意识到: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认识的新元素。她对丈夫说:“假使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明的话,我想叫它钋,来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玛丽·居里虽侨居国外,并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但她从小就热爱祖国波兰,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被沙俄帝国侵占的
-
趣味化学故事-诺贝尔与三硝基甲苯(又名TNT)
诺贝尔睹了劳工开山凿矿、修筑公路和铁路,都是用手工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年轻的带贝尔想:要是有一种威力很大的东西,一下子能劈开山岭,减轻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研究炸药了。 起先,一切研究较顺利,他和父亲、弟弟一起发明了“诺贝尔爆发油”。带着这种样品,打算到欧洲继续研究。可人们都认为“危险”,没有人愿意出资合作。后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出钱办了一个
-
趣味化学故事-魔火与化学
673年,阿拉伯舰队入侵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希腊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战船,双方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在那种险境里,有谁会料到,来挽救希腊人的,不是友军的军团或舰队,而是自己的化学兵团,是一种年出奇制胜的奇怪的火! 不知是哪位喜欢研究炼金术的希腊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能在水面上着火的燃烧剂。正是这种燃烧剂,把阿拉伯舰队周围的水面变成一片火海,烧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侥幸逃命的阿拉伯的士兵说
-
趣味化学故事-谁是凶手
沐浴在晨光中的山村,从睡梦中醒来了。举目望去,成群的牛羊之绿茵茵的山坡上奔跑、嬉戏。按着映入眼帘的便是咯咯觅食的鸡群,呱呱追逐的鸭子……忽然,阵阵欢声笑语传来,循声望去,原来说姑娘子湖边梳洗打扮,碧绿的湖水,山色掩映,还荡漾着村童嬉水玩耍的身影……然而今天,山村的生机荡涤殆尽,就连晨光也好像失去光泽,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竟是满目的死尸、毙命的牛羊。生灵在此已不复存在,真是惨绝人寰,令人震惊。这便是中央
-
趣味化学故事-总统内部新闻
1929年,腰缠万贯的胡佛终于登上了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的宝座。名声大噪,其发迹的秘密也就成为善点迷津的内幕新闻披露出来。 胡佛先前家境贫寒,学生时代仅以打零工才勉强维持学业。尔后,则又职微薪薄,寄人篱下。穷途末路之际则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以期转机。 腐败、落后的旧中国任忍列强宰割,多少洋人在此大发其财!无疑,胡佛也不失所望,很快的了发财的良机。当时,开采金矿的水平低,滤过矿金后就丢弃
-
趣味化学故事-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
-
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中的“·”是什么意思?
这种中点写法只表示组成,不表示结构,所以什么化学键都有可能。不过这并不是说中点“完全没有意义”:在一个语境中使用“xA·yB”这样的表达一般意味着在这个语境中可以近似地将“xA·yB”这种物质看作A和B以固定比例x:y形成的混合物,亦即可以分别研究A和B的性质而不用太担心它们互相影响。比如说,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说明书上,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结构多半会被写成(左氧氟沙星)·HCl,表示HCl没有药理
-
游泳池的水那么蓝,是加了硫酸铜吗?
当年的里约奥运会,被全世界吐槽,尤其跳水池的池水一夜间突然由蓝色变绿色,让巴西颜面尽失。在解释池水变绿的原因之前,小编还是想先把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给弄清楚。其实,水里不添加任何物质,水也可以有颜色。水越深,其颜色也会越深。这是因为水可以吸收可见光中的红色波段,水越深吸收的就越多,而能量较高的蓝色波段却不易被吸收。所以,当水深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出蓝色。大海就是这样,远远地看着是蓝的,可当你取一杯水时,
-
怎么区别食用碱、小苏打、泡打粉、酵母?
食用碱:食用碱指的是碳酸钠,化学分式为Na2CO3,不具备发酵功能,有时用来中和面团中发酵的酸味;小苏打: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化学分式为NaHCO3,英文名BakingSoda,有时我们在食谱中看到简写字母“B.S”指的就是它。小苏打发酵原理是通过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蓬松,属于化学膨松剂,常用于发糕等食品制作。小苏打用量要严格掌握,用量稍多,面食会有碱味,成品气孔大组织粗糙不细腻;泡打
-
趣味化学故事-第一个飞人之死
在18世纪80年代初,热气球刚在欧洲出现不久,人们对这种飞行器还不十分相信,当时人们已经用热气球成功地把鸡、鸭、羊送上了天空,但从来还没有人乘气球离开地面。1789年法国国王批准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气球送人上天的计划,并决定用两个犯了死刑的囚犯去冒这个风险。 这件事被一个叫罗齐埃的青年知道了,他想人第一次飞上天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荣誉不能给囚犯。它决定去作一次飞行,于是便找了另外一个青年人向国王表
-
趣味化学故事-铜丝灭火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黄沙可以灭火,水也可以灭火。你知道吗?铜丝也能灭火!不信,请你试一试。用粗铜丝或多股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点的线圈,圈与圈之间需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蜡烛的火焰罩在铜丝里面,这是空气并没有被隔绝,可是铜丝的火焰却熄灭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铜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当铜丝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
-
化学趣味故事-疯子村之谜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这些人精神紊乱,行动反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四肢变得僵硬……他们的罹病,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骚动,还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有关医疗部门。 当地的警察局和医院派出了调查组,进行了大量的访问调查,检查了这些疯子的身体和血液成分,发现他们身体中所含有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得多。正是这些锰
-
化学趣味故事-身轻顽皮的锂
锂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的金属,别看它的模样跟有些金属差不多,性格特点可不同一般哩!首先它特别的轻,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个.其次它生性活泼,爱与其他物质结交.例如,将一小块锂投入玻璃器皿中,塞上磨砂塞,里边会通过反应很快耗尽器皿内的空气是它成为真空.结果,纵然你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把磨砂塞拔出来.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顽皮的家伙,要保存它是十分困难的,它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煤油里,都会浮上来燃烧.化学
-
化学趣味故事-碘与指纹破案
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面用手指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面的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
-
化学趣味故事-不吃羊的狼
中国民间故事及古希腊伊索寓言中有不少狼吃小羊的故事。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划为豺狼虎豹一类,它吃羊羔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动物学家在美洲大陆上驯出了一种北美狼,它不吃羊羔,即使把小羊羔放在它的嘴巴底下,它也会远远地回避。你一定感到很惊奇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科学家给北美狼开了一张羊肉加氯化锂的处方,就是在羊肉中掺进了一种叫氯化锂的化学药品。北美狼吃了这种含有氯化锂的羊肉,在短时期内会患有消化不良
-
化学趣味故事-点石成金
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龙体长存,日思长生药,夜作金银梦。于是各路仙家大炼金丹,他们深居简出于山野之中,过着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生活。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 ,开炉熔炼。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银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西文洋人也仿效于暗室或洞穴,单身寡居致力于炼金术。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不乏其人,点石成金出终成泡影。 金丹太徒劳无功而销声匿迹。中外古代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