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2 金属钠性质的研究
专题02 金属钠性质的研究【教材实验梳理】1.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及反应分析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 →变白(生成氢氧化钠) →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所以钠暴露在空气中,最终得到的是白色粉末。部分反应如下: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2H2O=2NaOH+H2↑2NaOH+CO2=Na2CO3+H2O2.钠与氧气的反应(1)常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研究-(解析版)
(3)与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快慢不同的原因分析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只需一步即可放出CO2气体,故放出气体的速率较快:NaHCO3+HCl=NaCl+CO2↑+H2O。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第一步生成NaHCO3,此时尚无气体放出: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是生成的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故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5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解析版)
①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②净化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③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④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2)验满方法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4 Fe(OH)2与Fe(OH)3胶体的制备
专题04 Fe(OH)2与Fe(OH)3胶体的制备【教材实验梳理】1.Fe(OH)2的制备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所以在制备Fe(OH)2时:(1)要确保Fe2+溶液中无Fe3+,故需加Fe粉,把Fe3+转化为Fe2+。(2)要尽量减少与O2的接触,故采取加热的方法赶走所需溶液中溶解的O2,冷却后再反应;同时应防止空气中的O2再溶于溶液,常用的方法有三种:①反应在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6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1)在一支溶有二氧化硫的小试管中加入几滴品红溶液(所加品红溶液不可过多,否则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和观察到明显现象时所需时间)。(2)振荡试管观察变化,发现溶液颜色褪去。(3)待品红溶液完全褪色之后,再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稍稍加热,可观察到品红溶液很快恢复红色。2.实验分析(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在加热等反应条件下又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7 浓硫酸性质的探究
专题07 浓硫酸性质的探究【教材实验梳理】1.浓硫酸与铜反应(1)反应原理: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4)浓H2SO4的反应规律①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②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③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8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的研究
(1)喷泉实验的原理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3)形成喷泉的气体与液体组合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等)与水可形成喷泉;②酸性气体与NaOH溶液组合能形成喷泉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09 化学能与电能
(2)对原电池装置的认识①从反应角度认识原电池原电池中有电流通过,因此其中一定存在电子的得失,其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被设计成原电池,但是要注意,原电池中存在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开进行的。②从能量角度认识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放热反应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产生电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0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探究
3.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CH2=CH2+3O2 2CO2+2H2O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1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取
3.反应条件及其意义(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方便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2)浓硫酸一方面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挥发出的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乙醇易溶于Na2CO3溶液,有利于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②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2 铝热反应
教材实验梳理】1.定义铝热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的化学反应,称为铝热反应。2.反应原理:2Al+ Fe2O3 2Fe+ Al2O3注意: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 、FeO、Fe3O4、Cr2O3、V2O5、MnO2等。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④KClO3作为引燃剂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专题1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教材实验梳理】1.反应原理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得中和热。2.实验装置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专题1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材实验梳理】1.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2.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3.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4.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5.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5 酸碱中和滴定
专题15 酸碱中和滴定【教材实验梳理】1.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2)实验用品蒸馏水、0.1000 mol/L盐酸溶液、0.1000 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6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2)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3)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7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巩固练习】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时,镀层不能对铁制品继续起保护作用。B.铜表面会覆盖一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8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
【教材实验梳理】1.反应原理:CaC2+2H2O→Ca(OH)2+CH≡CH↑2.药品:电石(CaC2)、饱和食盐水。3.实验装置:固体+液体→气体。 4.收集:排水集气法。5.实验操作及现象6.注意事项(1)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应选用分液漏斗,以便控制水的滴加速度。(2)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3)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并放于干燥处,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严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19 溴乙烷的性质实验
专题19 溴乙烷的性质实验【教材实验梳理】1.溴乙烷的取代反应溴乙烷可以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也称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羟基取代溴原子生成乙醇和溴化钠。说明:(1)反应特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生成乙醇。(2)反应条件 NaOH水溶液、加热。①NaOH不是反应的催化剂,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NaOH不断中和氢溴酸,促进溴乙烷的水解,该反应可以看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20 乙醇的性质实验
专题20 乙醇的性质实验【教材实验梳理】1.与金属反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将钠投入煤油、乙醇、水中的实验现象比较: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①密度:水>钠>煤油、乙醇。②反应剧烈程度: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可推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对较活泼,而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相对不活泼。说明:(1)其他活泼金属,如钾、镁
-
【高考复习教材实验热点】21 乙醛的性质实验
银镜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①试管要洁净,否则会生成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光亮的银镜,可在实验前用NaOH溶液洗涤试管。②银氨溶液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Ag(NH3)2OH可能会转化成易爆物。③在配制银氨溶液时,滴加稀氨水到开始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④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且应用水浴加热。⑤实验结束后,试管壁上附着的单质银可用稀硝酸进行洗涤。(2)与新制的Cu(OH)2反应——被弱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