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1《物质的加热》(崔美红)市一等奖优质课
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仪器,并了解相关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2.初步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的方法,能客观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3.能独立的或与他人合作进行药品的取用、给液体药品加热、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实验安全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1《洗涤玻璃仪器》(陈稳)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1《洗涤玻璃仪器》(陈稳)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1《空气》(郎吉甲)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我能记住并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2)我能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3)我能说出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学会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1《空气》(郎吉甲)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我能记住并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2)我能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3)我能说出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学会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2氧气(阚俊山)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2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2氧气(阚俊山)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2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3《制取氧气》(李蕾)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的实验,这一课题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课题3《制取氧气》(李蕾)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的实验,这一课题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姚伟宜)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习连接装置制取氧气。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2学情分析 1、教材教材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2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姚伟宜)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习连接装置制取氧气。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2学情分析 1、教材教材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1《分子和原子》(李雪佳)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1《分子和原子》(李雪佳)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相对原子质量》(崔瑞娟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的含义。了解1—18号元素中(稀有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效果。情感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相对原子质量》(崔瑞娟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的含义。了解1—18号元素中(稀有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效果。情感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原子的构成》(蒙秀莎)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2学情分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世界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原子的构成》(蒙秀莎)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2学情分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世界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刘洋)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通过想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已经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刘洋)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通过想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已经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
-
【优质课】初中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比赛3课题3《元素》(贾昕玲)市一等奖优质课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认识观。2. 认识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统一起来。3. 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2学情分析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