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学案】5.1.2 硫及其化合物—硫酸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硫酸【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能正确描述有关事验现象,分析理解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硫酸的酸性及酸的通性。2.结合图示或实验视频,通过实验探究不活泼金属Cu与浓硫酸的反应,引导分析非金属C与浓硫酸的反应原理,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等特性,增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3.通过对比分析浓硫酸与稀硫酸的不同性质,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导学案】5.1.3 硫及其化合物—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粗盐的提纯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引导思考,了解几种常见硫酸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可核心素养。2.通过素养探究、讨论交流,了解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会排除干扰离子的方法,培养证据推理和科学态度的核心核心素养。3.通过实验设计、问题探究(原理分析),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了解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与转化,探究不同价态含例句物质的转化途径。【学习重点】
-
【导学案】5.1.4 硫及其化合物—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四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卡片—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内容,了解含硫物质进入大气的主要途径,知道二氧化硫进入大气能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2.根据硫元素的不同价态,了解硫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及反应条件的控制,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原理,熟悉常见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含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设计实验进行
-
【导学案】5.2.1 氮及其化合物—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新知预习:1.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什么?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请举例说明。【答案要点】①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氮氮三键(N≡N)的键能大。②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与O2、H2、Mg等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2+O22NO、N2+3H22NH3、3Mg+N2△Mg3N2。2.简述工业上利用氮的氧化物制取硝酸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案要点】工业上就
-
【导学案】5.2.2 氮及其化合物—氨和铵盐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二课时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从氨、铵盐的类别及氮元素价态的角度,了解氨与水、酸或氧气的反应,知道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基础,知道铵盐是重要的氮肥。2.通过对铵盐性质的学习,了解氨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检验等,知道铵盐(NH)的检验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理念。【学习重点】氨和铵盐的性质、氨的制备和铵根离子的检验【学习难点】氨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设计【课前预
-
【导学案】5.2.3 氮及其化合物—硝酸 酸雨及防治 上好课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三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并能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反应原理,认识硝酸浓度不同其氧化性强弱不同、还原产物不同,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通过阅读思考、查阅资料,从含氮物质的性质及转化的视角,了解酸雨的概念,知道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进入大气,酸雨会严重危害环境及防治方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
【导学案】5.3 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版)
第五章《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导学案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了解陶瓷、玻璃、水泥等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生产原料、性能和主要用途,知道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感受传统硅酸盐材料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晶体硅、二氧化硅、新型陶瓷、碳纳米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感受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奇特性能及其在高科技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联
-
【导学案】6.1.1 化学反应与热能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树立物质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观念。2.通过思考讨论、微观分析,能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化学键变化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通过阅读思考、实例分析,从本质上认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了解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及新能源,分析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重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能
-
【导学案】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化学反应与电能【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思考,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正负极及正负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知道原电池概念及原电池工作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3.通过观察现象、原理分析,会判断原电池的正极、负极,能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感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奇妙。【学
-
【导学案】6.2.1 化学反应的速率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思考,联系化工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含义及化学反应的快慢对生活、生产的关系。2.通过归纳小结,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运用表达式进行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及大小比较。3.通过实验探究,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会“变量控制”的科学方法,增强证据推理意识
-
【导学案】6.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及条件控制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及条件控制【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可逆反应存在限度,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问题探究,发展认识化学的基本角度,能从化学反应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化学现象,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各方面去认识和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3.通过讨论
-
【导学案】7.1.1 烷烃的结构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 烷烃的结构【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思考、模型制作、动画演示等,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知道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上的共同点,形成同系物的概念,并能对同系物进行判断。【学习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学习难点】同系物概念的理解及烷烃同系物的判断
-
【导学案】7.1.2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学习目标】1.通过甲烷的结构建立模型,掌握烷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的书写,认识烷烃的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进一步从微观化学键的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2.通过引导交流、思考讨论,掌握烃基、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理解和判断方法,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从有机物结构多样性角度探析性质的多样性。【学习重点】烷烃
-
【导学案】7.1.3 烷烃的性质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三课时 烷烃的性质【学习目标】1.通过甲烷的燃料实验和现象观察及原理分析,由甲烷的燃烧实验现象,推测烷烃燃烧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作用。2.通过对几种简单烷烃物理性质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整理掌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初步理解烷烃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通过视频演示甲烷的取代反应,认识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原理,知道取代产物的名称及物理性
-
【导学案】7.2.1 乙烯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情景导入:香蕉等水果需要在快成熟的时候采摘、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放一些浸透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在容器中防止水果提前成熟。(视频见PPT)一、乙烯的物理性质及结构活动一、认识乙烯的物理性质任务一、阅读教材P67页第一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P69页“信息搜索”栏目内容,思考乙烯的来源是什么?有何用途?【答案要点】①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占
-
【导学案】7.2.2 烃 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二课时 烃有机高分子材料【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知道烃的概念及分类,认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2.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初步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性能,了解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形成一定科学态度与
-
【导学案】7.3.1 乙醇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1.通过模型制作与观察、讨论交流,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及分子结构特点,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初步建立分析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关系的思维方法。2.通过引导分析、实验探究,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原理,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及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3.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乙醇与
-
【导学案】7.3.2 乙酸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学习目标】1.通过模型观察,讨论交流、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动画模拟演示,提高基本化学实验技能,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知道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和断键部位,能正确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3.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初步体会有机物制备方法和特点,进一步认识
-
【导学案】7.3.3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分类及性质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1.通过旧知回顾、讨论交流,能结合实例认识有机物常见官能团,能从官能团类别的角度辨识各类有机化合物,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2.通过典例剖析、原理分析,了解官能团之间转化与物质类别和性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3.通过归纳总结、整理提升,初步形成从烯烃(乙烯)到醇(乙醇)、醛(乙醛)、羧酸(乙酸)、酯(乙酸乙酯)的转化关系,认识多官能团有机物性质分析的
-
【导学案】7.4.1 糖类 (解析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同步备课系列资料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食物中基本营养物质的成分及糖类的不同存在形态,知道糖类组成元素、分类及主要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知道葡萄糖的多羟基醛和果糖的多羟基酮结构特征,认识糖类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培养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证据推理等综合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思考交流,知道葡萄糖、淀粉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加深糖类对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