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析】“无能垒”基元反应图像真题解读

分类:化学资讯 日期:

一直以来高中老师根据能垒图判断基元反应,通常都是中间产物1(IM1--过渡态(TS)--中间产物2IM2)才算一个基元反应,而且吸附、脱附过程(无论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都不算基元反应。但实际上大学里的很多基元反应处理跟中学老师的理解并不一样。比如按照中学老师的理解,过渡态能量要高于初始中间产物,也就是一个“上坡+下坡”才算一个基元反应。比如请看下图: 

《2023年湖北省高考化学真题》


   但实际上很多能垒图像可能会出现多个连续下坡或上坡,比如看下列例题: 

《2023年河北省高考化学真题》

  那么这些连续下坡或上坡是否属于“基元反应”呢?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因为有些基元反应没有过渡态,也就没有能垒,那就会出现连续下坡或连续上坡的能垒图。请看下列资料: 

《全氟异丁腈分解反应机理》(源自: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作者:陈志国;张辉;逯阳 


《氯酸钾热分解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源自: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张凤;汪佩兰 


《大气中含氮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 潘亚茹,唐沂珍著 


《化学与化工技术 科技学术论文集 2005》 李淑兰主编 


《椅式(5,5)单壁碳纳米管内码硝基甲烧热解反应的理论研究》源自:含能材料  作者:王罗新  吴忠波  度新林  邹汉涛  许 杰  易长海  徐卫林 


《CO在含Pt化合物插入反应机理研究》源自:滨州学院学报  作者:范 伟,毕思玮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知道很多基元反应没有过渡态,也就没有能垒。吸热的、无能垒基元反应就会连续上坡;放热的、无能垒基元反应就会连续下坡。



   总结:根据反应坐标图(能垒图)分析基元反应的数量,目前中学教师一般都认为必须“上坡+下坡”中间经过过渡态才算一个基元反应。吸附过程,无论是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均不认为是基元反应。但大学里其实并非如此,有些基元反应没有能垒只有上坡或只有下坡。另外大学里的吸附过程(化学吸附)一般都会认为属于基元反应。当然,本文旨在给一些老师进行科学的解读。很多出题的老师并不认可,他们攥着行刑的刀把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老子不管大学的事,一句“中学阶段”就可以胡作非为。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