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l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的能级是 。
(2)基态Si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为 ,该能层上有 个能级,电子数为 。
(3)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其原因是 。
(4)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
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
③基态Ni2+、Fe3+、N3-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 、 。
答案:(1)3p (2)M 3 4 (3)金属原(离)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能级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4)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1 ③1s22s22p63s23p63d8 1s22s22p63s23p63d5
1s22s22p6
解析:(1)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排布在1s、2s、2p、3s、3p 5个能级上,能量最高的电子在3p能级上。
(2)Si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K、L、M能层上分别有2、8、4个电子,所以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M层,该能层有3s、3p、3d三个能级,该能层上排有4个电子。
(4)①A元素原子的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②当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B为硼;当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③Ni的原子序数为28,根据构造原理,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故Ni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N的原子序数为7,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