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题型34 氮族元素
1.中国传统文化、技术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关于古代文献对KNO3的说明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目的 | 古代文献 | 说明 |
A | 使用 | “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 KNO3能自燃 |
B | 性质 | “(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 利用KNO3的氧化性 |
C | 鉴别 | 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 利用焰色试验 |
D | 提纯 |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本草纲目》 | 溶解、结晶 |
答案 A
解析 硝酸钾属于盐,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发生分解反应,不能自燃,故A错误;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灼烧时,钠元素和钾元素的焰色不同,则利用焰色试验可鉴别硝酸钾和硫酸钠,故C正确;提纯时,“以水淋汁”为溶解过程,“煎炼而成”为结晶过程,故D正确。
资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