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题型】2023版步步高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微题型90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实验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image.png

微题型90 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实验

1.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通过苯甲醛与乙酸酐反应制备,反应原理如下:

 

相关物质的一些理化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M/(g·mol-1) ρ/(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醛 106 1.044 -26 179.62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酸酐 102 1.082 -73.1 138.6 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酸

肉桂酸 148 1.248 135 300 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能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Ⅰ.在装有温度计、空气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A(如图1)中,加入4.2 g无水碳酸钾、8.0 mL乙酸酐和3.0 mL苯甲醛,加热、搅拌条件下反应2 h。

Ⅱ.反应完毕,分批加入20 mL水,再加入适量K2CO3固体,调节溶液pH=8,将三颈烧瓶组装为水蒸气蒸馏装置(如图2),B中产生的水蒸气通入A中,进行水蒸气蒸馏。

 

Ⅲ.向A中残留液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数分钟,趁热过滤。在搅拌下往热滤液中小心加入浓盐酸至pH=3,冷却,待结晶完全后,抽滤,以少量冷水洗涤,干燥,收集到粗产品3.0 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所用仪器需要干燥,且需用新蒸馏过的苯甲醛和乙酸酐,保证不含水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颈烧瓶中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产生,原因是有______气体生成。

(3)步骤Ⅱ中加入碳酸钾调节溶液pH=8,此时溶液中盐类物质除肉桂酸钾外,还有________;进行水蒸气蒸馏至________为止,说明三颈烧瓶中苯甲醛已被完全蒸出。

(4)步骤Ⅲ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洗涤时用少量冷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粗产品产率约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要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可用________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答案 (1)防止乙酸酐与水反应被消耗,使产率降低 (2)冷凝回流苯甲醛和乙酸酐,提高这两种原料的利用率 CO2 (3)乙酸钾 馏出液无油珠 (4)防止肉桂酸盐析出,降低产率 降低肉桂酸的溶解度,减少损失,提高产率 (5)68% 水

解析 (1)乙酸酐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酸,为防止乙酸酐与水反应被消耗,使产率降低,步骤Ⅰ中所用仪器需要干燥,且需用新蒸馏过的苯甲醛和乙酸酐,保证不含水分。

(2)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根据表中各物质的沸点可知,反应物易挥发,所以步骤Ⅰ中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苯甲醛和乙酸酐,提高这两种原料的利用率;反应过程中有乙酸生成,乙酸和碳酸钾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三颈烧瓶中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产生。

(3)反应过程中有乙酸生成,所以步骤Ⅱ中加入碳酸钾调节溶液pH=8,溶液中盐类物质除肉桂酸钾外,还有乙酸钾;苯甲醛微溶于水,进行水蒸气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为止,说明三颈烧瓶中苯甲醛已被完全蒸出。

(4)肉桂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步骤Ⅲ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肉桂酸盐析出,降低产率;肉桂酸难溶于冷水,用少量冷水洗涤,可以降低肉桂酸的溶解度,减少损失,提高产率。

(5)8.0 mL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是8 mL×1.082 g·mL-1102 g·mol-1≈0.085 mol,3.0 mL苯甲醛的物质的量是3 mL×1.044 g·mL-1106 g·mol-1≈0.03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理论上生成肉桂酸的物质的量是0.03 mol,本实验的粗产品产率约为3 g0.03 mol×148 g·mol-1×100%≈68%;肉桂酸难溶于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