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首选卷小题各个击破题型16微型工艺流程

章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日期: 类别:练习 教材:全国通用

123化学网

1.(2024·辽宁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

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

B.“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H2↑+2H2O

C.“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

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

答案:C

解析:铜屑中加入H2SO4和H2O2得到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再加入锌浸出液进行“脱氯”,“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Cl固体,可知“脱氯”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Cu+2Cl-===2CuCl↓,过滤得到脱氯液,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可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Zn。由分析得,“浸铜”时,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充当还原剂,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B、D错误。

2.(2024·湖南卷)中和法生产Na2HPO4·1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H3PO4的电离常数:Ka1=6.9×10-3,K a2=6.2×10-8,K a3=4.8×10-13;

②Na2HPO4·12H2O易风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Na2CO3溶液

B.“调pH”工序中X为NaOH或H3PO4

C.“结晶”工序中溶液显酸性

D.“干燥”工序需在低温下进行

答案:C

解析:铁是较活泼金属,可与H3PO4反应生成氢气,故“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Na2CO3溶液,A正确。若“中和”工序加入Na2CO3过量,则需要加入酸性物质来调节pH,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加入H3PO4;若“中和”工序加入H3PO4过量,则需要加入碱性物质来调节pH,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加入NaOH,所以“调pH”工序中X为NaOH或H3PO4,B正确。“结晶”工序中的溶液为饱和Na2HPO4溶液,由已知可知H3PO4的Ka2=6.2×10-8,Ka3=4.8×10-13,则HPO4(2-)的水解常数Kh=Ka2(Kw)=6.2×10-8(1.0×10-14)≈1.6×10-7,由于Kh>Ka3,则Na2HPO4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C错误。由于Na2HPO4·12H2O易风化失去结晶水,故“干燥”工序需要在低温下进行,D正确。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